室温自旋交叉纳米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y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子级别电子器件的研究已经发展成为物理、化学和材料学科的重要交叉研究领域。自旋交叉配合物双稳态之间的转换可按需重复且不会出现疲劳现象,是制备电子器件的理想材料。因此,科学家们一直寻求新颖且应用广泛的制备自旋交叉纳米材料的方法和技术。首次利用低温反相胶束技术制备了一系列尺寸为2-110nm的[Fe(pz){Ni(CN)4}]自旋交叉纳米颗粒,并首次在超低尺寸(2nm)的纳米粒子中观察到磁滞曲线重现的现象[1]。通过穆斯堡尔谱技术、原子核非弹性散射技术证明这一不寻常的现象是由纳米颗粒表面硬度的增加所引起的。此外,采用原创的酸控合成技术制备了一类高度各向异性的自旋交叉纤维材料[2,3]。该材料自旋转换温度在室温并伴有宽度为50K的回滞曲线,有望成为一类性能优异的记忆存储材料。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我国人民对各行各业的商店及其商品普遍存在不放心、怕上当的购物心理.这种市场信任危机是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受了形形色色广告宣传的欺骗,二是吃
用TOPO「(C8H17)3PO,三辛基氧化膦」、L113B(双烯基丁二酰亚胺)液体石蜡、磺化煤油和内相HCl水溶液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苯胺迁移富集行为。实验表明,在适宜条件下,苯胺迁移富集率在99.5% ̄100.4%之间。在此情况下,党风共
<正> 尽管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研究了科学创造的程序和方法,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创造过程本身的复杂性,使创造力和创造过程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帷幕,创造力被视为极少数天才人物独有的天赋才能。直至本世纪30年代末创造学的奠基人奥斯本首创“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又意译为“智力激励法”等,简称“BS”法),并于50年代发起了用“BS”法进行创造力训练的运动,50年代中后期又在犹他大学召开了全美创造力开发研讨会之后,那种认为创造力不能通过后天训练而提高的传统偏见才开始被打破,从而得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人很早就某种程度地认识了预测的意义.自本世纪开始,尤其是六十年代以来,预测逐渐从艺术变为科学.与此同时,预测技术本身
实习,作为理论与实践的一个联系环节,对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来说,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部分.然而,现实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现象一直困扰着高等职业教育,并且种
(三) 在前面,我们已谈到《三国演义》一书,既是为市井细民写心,又是为知识分子写心的。倘是我们单就其为知识分子写心这一面来透视它,首先还必须看到这“知识分子”并不包括
未葬由白杨种植园的生物资源和滋养的累积在中国为纸浆用木材生产被评估。在一个裂口阴谋图案使用的试验性的处理包括了四种密度(1111, 833, 625 和 500 茎
作为人类心灵史的形象载录和曲折流露,文学作品是心态史探讨鲜活生动、不可多得的材料,而特定的文学题材、主题乃至缠绕其中的意象,往往凝聚了一个民族或同一文化圈内众多民
双头单螺杆泵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和优势在流体输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莫伊诺泵原理,建立了双头单螺杆泵的运动学理论模型,基于定转子骨线的形成方法,推导出了转子自转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