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账号继承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r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1994年为起点,互联网在中国历经了将近30年,中国已经从互联网大国发展为互联网强国。近几年“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促进网络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深度交融,引起民众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我们通过QQ、微信、微博、快手等社交平台传递信息、记录生活;通过淘宝、京东等网站购物、经营;通过电子邮箱、企业微信等对接业务往来;更有许多特色的游戏、视频、音乐网站提供休闲娱乐。网络账号为我们活跃在上述网络平台架构了桥梁,是我们进入网络世界的钥匙,代表着人们在虚拟世界的虚拟人格。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积分、账号等级等等附着于网络账号上,成为网络账号经济和精神价值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些用户使用信息的集合造成为每个网络账号的独特之处,网络账号的价值日益显现。当某天注册用户死亡,如何处理死者的网络账号便成了必须面临的问题。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同时也有着最为庞大的网民群体,虽然网络技术发展的时间较短,尚未产生较多的网络账号继承的纠纷,目前涉及网络账号继承的个案较少,法院在司法认定时也倾向于调解结案,或者对部分网络账号的财产价值予以认可和继承,但目前仍未对网络账号的问题达成一致共识。我国《中华人民共合作民法总则》(以下简称“民法总则”)虽然将网络虚拟财产纳入民法保护的范围,但对于具体保护措施交由其他法律另行规定,目前仍然处于法律空白领域,故而应当在现行法律的框架内探究网络账号的继承可行性的问题。对于网络账号的研究多集中在网络虚拟财产领域内,关于网络账号的继承主要争议在于如何认定网络账号的法律性质和权利归属,网络运营商限制继承的格式条款的效力以及去世用户的隐私权益和该账号内其他主体的通信秘密的保护等方面。笔者首先从网络账号的基础理论论证分析,认为网络账号的不仅包括账号和密码这一数据,还包括附着于账号内的数据和利益,被法律独立确权的财产除外。根据账号主要功能的不同,将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的网络账号类型化后分为财产属性的账号以及社交属性的账号两种。网络账号是注册用户与网络运营商订立用户协议的债权凭证。网络运营商通过提供账号和密码为注册用户顺利利用相关服务提供进入的方式,用户在账号内使用的行为构成服务协议的对价,运营商以此经营盈利。网络运营商在提供账号密码后需要履行维护平台平稳运行的防止用户信息泄露的安全保障义务。该服务协议项下的合同权益经过当事人的劳动便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精神价值,满足用户不同的现实需求。又因用户与网络运营商间的权利义务不具有人身专属性,故而在用户死亡时该权利义务可通过合同的概括承受予以继承。而用户在注册时与网络运营商签订的用户服务协议属于格式条款,其限制转让继承以及超期注销的条款限制了用户的主要权利,且其规定的单方解除权、责任豁免等条款实际上加重了用户一方的义务。对于网络账号内携带的关于用户隐私的信息,除了去世用户生前明确表示可予以继承外,该部分信息不得继承。对于用户与他人的通信秘密因涉及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宜继承。为了解决网络账号继承问题,需要用户、继承者以及网络运营商的三方合力。首,应当尊重注册用户的真实继承意图。对此注册用户可以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网络账号能否继承、由谁继承和继承的具体内容。网络运营商可在用户注册时收集用户继承的意愿并在用户一段时间不登录后向指定继承人发送账号密码或者直接删除。其次,网络运营商应当通过与用户群体协商反馈的形式对格式条款重新斟酌商定,同时要接受相关部门或行业的格式条款的审查。然后针对不同类型化的网络账号分别予以处理,财产属性的账号可以在价值评估后依法分割,社交属性的账号则要严格限定继承主体及继承的内容,避免死者及他人的隐私和通信秘密受到损害。在账号继承期间内,网络运营商要履行协助义务,继承者在继承去世用户的网络账号时应提供真实的、合法的证明材料,网络运营商进行形式审查后应当协助继承人办理过户手续。同时运营商也可针对去世用户账号专门推出相关业务,提供账号托管或纪念账号等功能以规范账号继承难题。
其他文献
本文选取了韩国语频度副词中使用频率最高,且语义相近的频度副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21世纪世宗语料库中的例句,考察了三者在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此外,利用15本韩中对译小说和10部电视剧的韩中对译剧本构建平行语料库,整理出了(?)的汉语对应形式。在语义方面,以词典释义和语料为基础,分析了三个频度副词的语义特征,得出(?)均具有反复性、持续性、习惯性语义特点的结论。句法方
Kiparsky&Kiparsky(1970)首次提出了“叙实(factivity)”这一概念,自此打开了语义研究的新视角。近年来,英语、汉语学界对“叙实性”进行了深入讨论,不仅构建了叙实性体系,也不乏个案研究。但目前,韩国语学界鲜有对“叙实性”进行细致讨论,只在语义学专著中的部分章节提及相关概念,且多延续Leech(1987)的观点,从“预设触发语”的角度提及了“叙实动词”。因此,本文立
任务重复是二语教学中使用很广泛的教学法之一。目前,针对任务重复教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英语学习者的口语和写作的影响研究。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任务重复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英语学习者口语和写作产出的流利度、准确度、完整性和语言复杂性。但是任务重复应用于交替传译课堂的研究比较少,老师和学生对于交替传译课堂上任务重复教学法应用的认识和看法是否一致也影响到交替传译教学和学习的成果。本文通过对比交替传译课堂中学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是19世纪英国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教育哲学的深刻性与创新性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本文依据历史学中剑桥学派“历史语境主义”的研究范式,探讨密尔教育哲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教育哲学本身的内涵与意义,以及其与密尔功利主义伦理诉求的内在联系。19世纪的英国处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但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密尔认为教育是解决社会问
工业革命初期,英国传统产业快速向现代化产业转型,机器竞争冲击下的纺织工人发起了历史上著名的卢德运动。虽然卢德运动在英国政府的强力压制下以失败告终,但是其砸毁机器的举动永远成为后世处理人机关系的内在顾虑。如今人工智能高速发展,机器大规模替代人力的趋势是否暗示新一轮卢德运动的卷土重来?本文旨在通过对卢德运动的深入分析,从历史中探寻人机冲突的内在因素,以求为当今世界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提供思路。本文得出结
作为元中后期重要书家,柯九思书名被诗歌、绘画、鉴藏所掩,其书法不被后世所重,研究成果较少。有鉴于此,本文对柯九思所处社会背景、生平阅历、书学思想及作品风格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又将柯九思与同时期书家书风进行比较,对其书法进行全面深入的探究。柯九思在经典法帖的学习中,领会魏晋神韵,融入个人审美意旨,追求清逸绝俗。其作品风格独特,极具时代精神与创新意识,对元中后期以及明代书法的发展,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随着全球变暖趋势的加强,能源与航道这两大要素助推北极地区成为当今国际格局的战略重心之一。原本无人问津或者鲜为人知的议题增大了曝光度,北极事务呈现出安全化的态势。研究俄罗斯对北极事务的去安全化进程,可以补充安全化理论的解释力,也为去安全化路径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本文选取了“北极——对话之地”北极国际论坛作为案例展开分析。该论坛是讨论与北极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热点问题以及发展多层次,多边机制以共同有
回望绵亘千年的中国陶瓷历史,现代陶艺在其中似乎仍如二月草芽,尚待生发。中国现代陶艺从不同文化传统和多种艺术发展中吸取营养,并将自身传统的思想文化内涵植入于当代艺术中无限交流,其发展演化的状态充分展示了文化流动和融合的过程。然而装置艺术语言介入中国现代陶艺的创作对其走向丰富多元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趋势。本文在此文化背景下,对装置艺术与中国现代陶艺的融合过程作一简单梳理,从现今权威的陶艺展览中搜寻中国现代
防范和管理商业银行的风险,构建完善的金融风险管理框架体系,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高度重视的主题。由于银行业的特殊性,其内部治理问题也尤为重要。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劳动市场中来,女性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丰富了高管团队性别多样性的同时也对银行的决策以及风险承担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了14家上市商业银行2012-2019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研究在商业银行高管团队中女性高管背景特征对于商业银行信用风
第三方斡旋是冲突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斡旋外交是国际关系行为体维护地区和平、提升国际影响力的策略之一。斡旋外交因斡旋主体不同而特点不同,其中小国斡旋外交逐渐引起学界关注,小国斡旋的动机在于追求安全与国际声望。坐落于海湾一隅的蕞尔小国卡塔尔,自20世纪90年代起通过斡旋外交游刃有余介入地区事务中,并获得了“公正的斡旋者”和“地区和平的贡献者”的称号。在“小国大外交”国家定位的指导下,卡塔尔的斡旋外交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