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导师根据经验总结出的补肾督、清湿热法来治疗肾虚湿热型大偻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简单探讨其疗效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基础。方法:筛选符合本临床观察纳入标准的30例肾虚湿热型大偻患者,按照非随机同期对照的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15人,对照组15人。治疗组采用针刀联合导师根据补肾督、清湿热法自拟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沙利度胺片进行治疗。以6周作为一个观察周期,比较6周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有效性评价指标,包括中医证候疗效、ASAS20评估、患者胸廓活动度、腰椎活动度、指地距以及枕墙距等,从而得出结论。结果:1.在治疗前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得到p值大于0.05,证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疗效:6周观察周期结束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且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了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3.ASAS20:6周观察周期结束后,治疗组患者达到ASAS20改善标准的有11例,对照组有5例,统计学处理数据后p值小于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在ASAS20评估标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胸廓活动度、腰椎活动度:6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腰椎活动度和胸廓活动度均有增加,但治疗组的增长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结果均经统计学处理后,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指地距、枕墙距:6周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指地距和枕墙距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治疗组的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二者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值小于0.05。结论:1.针刀联合补肾督、清湿热法能够有效改善肾虚湿热型大偻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疾病带来的脊柱疼痛、夜间疼痛、僵硬等症状。2.针刀联合补肾督、清湿热法能够明显改善肾虚湿热型大偻患者的胸椎活动度、腰椎活动度、指地距、枕墙距等异常体征,改变患者姿势,纠正畸形。3.针刀联合补肾督、清湿热法对于大偻肾虚湿热证的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