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水稻害虫所引起的环境污染、“三R”、大米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寻求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防治的新途径,探索无公害防治措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对保障水稻高产优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测定了几种植物源和化学杀虫剂与微生物杀虫剂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Bt)之间的相容性,为不同杀虫剂的混用提供依据;选用5种生物农药分别对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以筛选出高效的生物农药品种;着重在田间进行了几种生物农药单用、不同生物农药之间以及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之间混用的药效试验,并探索田间应用技术,得出了以下主要结果:1 6种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的相容性6种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浓度下,0.5%藜芦碱WP、48%毒死蜱EC和5%氟虫腈EC与球孢白僵菌均有很好的相容性,菌落生长抑制率均在18%以下;2.5%鱼藤酮EC、0.36%苦参碱AS和1.8%阿维菌素EC在常规浓度下对球孢白僵菌菌落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超过65%。对Bt菌落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0.5%藜芦碱WP、1.8%阿维菌素EC、48%毒死蜱EC、25%噻嗪酮WP在常规浓度下对Bt均无明显抑制作用,抑制率均低于14%;而0.5%鱼藤酮EC和0.36%苦参碱AS在常规浓度下对Bt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40%以上。因此,在菌药混用时,可以考虑与之相容性好的杀虫剂混合使用。2几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和褐飞虱的室内毒力采用浸虫法测定了5种生物农药对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毒力,结果表明:除了0.36%苦参碱WP,其它4种生物农药2000IU/μL苏云金杆菌SC、0.5%藜芦碱WP、2.5%鱼藤酮EC和球孢白僵菌WP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较高的毒杀作用,其校正死亡率在81.82%-90.90%。稻苗浸渍法测定了4种生物农药对褐飞虱3龄若虫的毒力,结果表明:0.5%藜芦碱WP、2.5%鱼藤酮EC、球孢白僵菌WP和0.36%苦参碱WP对褐飞虱均具有较高的毒力,其校正死亡率分别是:83.72%、80.36%、78.95%和81.34%。3 5种生物农药及其混用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用5种生物农药以喷雾法防治稻纵卷叶螟低龄幼虫,结果表明:0.5%藜芦碱WP、2.5%鱼藤酮EC、1.8%阿维菌素EC、2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WP分别以3000 g/hm2、4500 mL/hm2、1200 mL/hm2、600 mL/hm2(?)2400 g/hm2的剂量单独使用,药后7d校正防效在90.30%-94.60%之间,药后15d保叶效果在70.45%-84.09%之间,但单用速效性较差。而阿维菌素与Bt之间,藜芦碱、鱼藤酮、阿维菌素、Bt、球孢白僵菌分别与毒死蜱之间,以单用时常规剂量的一半混用,可明显加快杀虫速度,药后3d防效在84.00%-92.96%之间,药后7d防效及药后15d保叶效果与单用相当或更好。因此,这5种生物农药可以部分替代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来防治稻纵卷叶螟,从而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4几种生物农药及其与化学农药混配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2008年8月以喷雾法防治五(3)代褐飞虱低龄若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单用7d后,以0.5%藜芦碱WP3000 mL/hm2和4.0×1010孢子/g球孢白僵菌WP 1800 g/hm2制剂用量的杀虫效果较好,分别为78.63%和79.00%,但单用的速效性较差。而以单用的剂量减半两两混合使用,以球孢白僵菌+噻嗪酮防效最高,药后1d达到65.03%,7d达到87.60%。2009年8月以喷雾法研究4种生物农药及其与2种化学农药组合混用对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混合种群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36%苦参碱AS、0.5%藜芦碱WP、1.8%阿维菌素EC、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WP,分别以1500 mL/hm2、3000 g/hm2、900 mL/hm2、1800 g/hm2的制剂用量单独使用,只有阿维菌素效果较好,药后7d、14d的防效分别达到了73.34%和82.38%。而4种生物农药与2种化学农药分别以单用剂量减半混合使用的8个处理中,①苦参碱+毒死蜱、②藜芦碱+毒死蜱、③阿维菌素+毒死蜱、④球孢白僵菌+毒死蜱、⑤苦参碱+噻嗪酮、⑥藜芦碱+噻嗪酮6种组配,药后1d的校正防效为81.82%-89.20%,3 d为88.24%-96.54%,7 d为95.68%-98.19%,14 d为86.02%-97.81%。因此,以上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6种组合混用可以有效防治稻飞虱低龄若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