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益肾补脾法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期脾肾气虚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8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门诊或住院部就诊的符合CKD3期的的西医诊断及脾肾气虚证的中医诊断的患者60例,采用SPSS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病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入组时性别、年龄、来源、原发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血尿素氮、中医辨证分型、生活量表各维度得分等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辩证加予益肾补脾法治疗(益肾补脾方:黄芪、党参、菟丝子、白术、茯苓、制首乌、淮山等组成,兼湿浊证者加法半夏、薏仁、白豆蔻等;兼血瘀证者加三七、丹参等;兼湿热证者加玉米须、熟大黄、猫须草等)。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量表得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血尿素氮的变化情况。 结果: (1)两组患者临床总疗效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临床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得分的比较: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有明显升高(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及主要临床症状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对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夜尿清长、脘腹胀满、大便不实等主要临床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4)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的比较:治疗组对患者白蛋白、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血尿素氮等实验室数据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益肾补脾法治疗CKD3期脾肾气虚证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命质量,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能改善患者实验室指标,稳定并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脏病病程的进展,减缓终末期肾病(ESRD)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