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创造性观念评价是非常普遍的,如审阅学术论文、选择可投资的方案、体验新产品等。由于创造性产品或观点往往是与其创作者(或设计者、提出者)密切关联的,那么创作者的特征是否会影响人们对其观点的评价?如果会,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是什么?目前,对于这些基本问题,学术界还缺乏系统的回答。近年来,伴随微创造力概念的提出,对个体自己而言新颖且有价值(或意义)的“产品”,也被划入了创造性表现的范畴。这意味着,在新的创造力概念引导下,我们要评价的创造性表现更多,要面对的创造者更多,创造者的属性也更为多元。在现实情境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情境下,人们是否更容易受创造者特征的影响,进而对其微创造作出某些具有偏差的评判?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无疑对于创新实践和创新教育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启示意义。有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对创作者信息是否会影响创造性观念评价,以及相关的心理机制,作以初步的探讨。本研究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旨在通过三项研究(1a、1b和1c)考察创作者年龄信息对创造性观念评价所产生影响。其中,研究1a以六年级学生创作的外星人主题短故事作为评价材料,研究1b则以六年级学生在物品非常规用途测验(Alternative Uses Task,AUT)中的答案反应作为材料,考察标注不同的创作者的年龄信息,对创造性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与不标注信息和标注创作者为大学生相比,标注创作者为六年级学生(11-12岁),会导致被试对创造性产品的评分更高。研究1c同时以六年级学生和大学生的AUT反应作为评价材料,采用被试内设计,进一步考察年龄信息对创造性评价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标注创作者为大学生条件相比,被试对标注创作者为六年级学生的创造性观念的评分更高。第二部分,通过五项研究(2、3a、3b、4、5)探讨了创作者信息对创造性观念评价的影响机制及条件。研究2采用4(四组分别标注创作者是:10岁左右小学生、20岁左右大学生、30岁左右成年人和60岁以上老年人)×2(组内分不标和标创作者信息两个阶段)的混合设计,分别考察了年龄信息对新颖性和适用性两个评价指标变化的影响,同时测查了被试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创造性外显、内隐刻板印象。结果显示,在两个评价指标上,两自变量间均存在交互效应,表现为:标注创作者为小学生组,标注信息阶段比不标注阶段评分提升得更多;被试对不同年龄群体的创造性刻板印象存在差异,均表现为对年轻人更加积极、对老年人更加消极,但对新颖性和适用性的评分变化都不具有预测作用。鉴于研究1、2均发现标注创作者为未成年的年龄信息会使评分升高。研究3a和3b进一步考察了评分者对该年龄群体的观点采择(设身处地地想象创作者实际)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六年级的年龄信息并非必然影响创造性评分,关键在于此年龄信息是否激活了评分者对该创作者群体的观点采择,伴随观点采择会提升评分(3a),当观点采择被抑制时(3b),年龄信息则不再影响评分;而通过指导语操纵评分者对该年龄群体进行观点采择,可稳定地提升其对创作者的创造性评分。鉴于前人研究发现人们对创作者的刻板印象也有可能影响创造性评价。我们通过研究4和研究5对刻板印象和观点采择的作用条件做了进一步探讨。研究4发现,以AUT反应作为评价材料,在告知大学生被试创作者为老年人群体的条件下,激活消极刻板印象(看老年人面孔)和观点采择操纵,无论在有、无评价时间限制的情境下均没有影响创造性评分。研究5则发现,针对具体的、熟悉的成年他人,与客观评价相比,观点采择操纵可提升大学生被试对他人想法的创造性评分。第三部分,通过研究6考察了基于观点采择的评价和反馈,对个体创造性表现和自评微创造力的作用。研究发现,与客观评价条件相比,真实情境下基于观点采择的评价,并没有显著提升被试对具体熟悉他人想法的创造性评分。但是基于观点采择的评价和反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被试生成想法数量逐渐减少的趋势,并显著提升他们对之后所生成想法的自评微创造力。基于上述系列研究结果,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对于领域一般的创造性观念(短故事和AUT反应),在获知创作者年龄具有特异性(未成年人)的情况下,大学生评分者会提升对其想法的创造性评分。在此过程中,评价者对创作者的观点采择而非刻板印象可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对于非特异性创作者年龄信息(成年以后),在针对具体、熟悉的他人的情况,观点采择也能够提升被试对其想法的创造性评分。(3)基于观点采择的评价和反馈,对于提升个体的创造性表现和自评微创造力,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结论对解释真实情境下的创造性评价,扩展创造力测评方法,以及激发和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造力,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