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乔治·厄尼斯特·莫理循在华成就原因的分析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ixiao032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中国历史,一些外国人的名字会时不时跃入我们的眼帘。他们大都是以各种方式对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最为有名的大概要数利玛窦或是汤若望,这其中还有一个名叫乔治·厄尼斯特·莫理循(George Ernest Morrison1862-1920)的人,这个名字可能没那么耳熟能详,但他绝对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澳大利亚冒险家乔治·厄尼斯特·莫理循从1897年至1918年在中国工作,曾任英国《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和中华民国的政治顾问,期间包括首位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莫理循在中国工作和生活了二十余年,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很多历史事件,与很多清末民初中国的政治事件关系密切,不仅如此他还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北京最为繁华的商业街王府井大街因为他的居住,曾经很长时间被称为“莫理循大街”,他的影响可见一斑。1932年,为纪念莫理循为中澳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澳大利亚华人举办了“莫理循学术讲座”,1948年起此项讲座活动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负责,一直延续至今,到2008年已经是第六十九届。   2008年4月,现任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访华,其流利的中文演讲给北大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在谈到中澳交流时,唯一提及的澳大利亚人就是乔治·厄尼斯特·莫理循。作为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在澳大利亚,他以“中国的莫理循”而闻名。   当今的中国吸引着世界的目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正密切关注中国的发展和变化。文化交流是中国与各国发展的需要。那么,身为外国人的莫理循为何能在那个动荡的中国取得如此的成就及产生一定影响?他为何能获得一手信息权威报导中国,引起世界注意?同时莫理循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旁观者,也是很多历史事件的参与者。他如何屡屡成功接近重要人物,特别是中国政治高层人物,影响中国近代政治?本文即试图回答以上问题。   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乔治·厄尼斯特·莫理循的影响和各界对他的评价,陈述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是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研究法,利用了莫理循文件即保存的日记、通信、备忘录和回忆录以及一些报刊档案等原始资料。   正文的第二章介绍了莫理循的背景信息及在华主要活动和成就。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莫理循的基本情况,包括他的家庭教育背景和他的一些主要经历。第二部分则重点介绍莫理循在华分别作为记者和政治顾问期间经历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取得的一些主要成就及影响。   鉴于本文的核心是对莫理循在华取得成就的原因分析,作者将原因和分析放在了第三章进行讨论。作者认为,因素可以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作为历史人物,历史发展的大背景是原因之一。19世纪帝国主义正处于扩张时期,列强掀起一轮一轮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封建落后使得在几次战争的失败后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酝酿着改革。其次,东西文化的碰撞中,文化传统和机遇也成为了其在华的成功原因。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着外国顾问和传教士的记载,这都为雇佣外国人提供了历史参考。并且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有识的中国人清醒了过来,统治集团内部产生了洋务派,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至十九世纪九十年代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掀起第一次西学东渐的小高潮。这都为身为外国人的莫理循提供了大展身手的舞台。第三,对于莫理循自身来说,作者试图通过五个方面来说明。一、莫理循的早期经历与个性养成为其传奇人生提供了可能。二、莫理循与中国的首次中国之行及印象对他影响至深。对过去自己受之影响的关于中国及中国人的偏见观念产生了怀疑,并对这种偏见提出了批评或异议。三、莫理循在华期间,广泛参加社交活动,认识了各个阶层在华的外国人和中国人。这些社交活动是他获取信息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之一。四、莫理循热爱旅行,广泛游历中国内地,足迹遍布了除了西藏外的所有地方,与中国和中国人进行了最直接的接触,以获取第一手的信息。五、莫理循在华工作期间专门收藏与中国及远东地区有关的各种西文书籍成一书库,是当时亚洲最有名的书库之一,知识的积累让莫理循不仅更加了解中国,还了解中国历史。   第四章试图用莫理循的经历为来华工作的外国记者作为参考。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记者来到中国,向世界报导中国的发展变化。莫理循的经历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参考的先例,为他们在华更好的开展工作进行文化交流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作者在最后一章对本文做了总结。莫理循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二十余年间,目睹并参与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包括客观外在和个人内在的三大部分因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才使得莫理循能够处于一个特殊历史阶段的中国,获得非同一般的影响和成就。期望可以对在中国工作的外国记者一些启示和帮助。
其他文献
本文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以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主义为主要理论框架,对福斯特《印度之行》中的印度形象进行探究。后殖民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学术界的一种具有强烈的
2005年3月,一个兄弟设计单位院长找到我的工作室,谈起北京农展馆北围墙位置拟建一排办公用房和文化产业用房.建筑物的平面、体量、高度和层数都已得到主管单位和业主认可.只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在一家建筑公司的培训课堂.rn“啪”一只手重重地拍在讲台,怒气冲冲的安全员指着一名平时吊儿郎当,经常缺课的从业人员,大声吼道:rn“你怎么经常开小差,工地上遍布的安全隐患
图片报道苏州移动分公司工业园区新综合大楼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建)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参建)常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参建)苏州移动分公司工业园区新综合大
期刊
当前中国家电产业迎来白色家电重组高潮:长虹、美菱重组空调业务,美的,小天鹅、荣事达重组洗衣机业务.笔者认为,集团公司业务的重组并不是产业板块简单的转移或拼凑,更重要的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主要形式,畅销小说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伴随着全球化浪潮以及各国间日益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畅销小说的流通也不仅仅局限于一个国家或
诞生于法国的叙述学理论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叙述学在中国学者中也广泛盛行,申丹、赵毅衡等已将其运用到文学批评和翻译中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