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刑期计算问题本是刑罚裁量中的一个环节,是刑罚执行的依据,宏观上看是保护人权,体现出刑法的人性化情怀,在微观上看是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权的一种保护制度。在我国刑事实体法中对刑期的计算问题,刑期起止日、刑期折抵等只是作了原则性的法律规定,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制度和适用规则,导致刑期计算、刑期折抵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带来众多的争议。一旦在刑罚的审判过程中,发生减刑、监外执行后发现漏罪、犯新罪等复杂情形时,便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期计算问题本是刑罚裁量中的一个环节,是刑罚执行的依据,宏观上看是保护人权,体现出刑法的人性化情怀,在微观上看是对犯罪嫌疑人人身自由权的一种保护制度。在我国刑事实体法中对刑期的计算问题,刑期起止日、刑期折抵等只是作了原则性的法律规定,没有形成完整的法律制度和适用规则,导致刑期计算、刑期折抵等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带来众多的争议。一旦在刑罚的审判过程中,发生减刑、监外执行后发现漏罪、犯新罪等复杂情形时,便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从而导致类似的案件出现截然不同的审判结果。因此,只有精准的确定刑期的起止日、有效的适用刑期折抵制度,正确确定刑期期间,才能做到既保护了犯罪人的自由和权利,又能维护刑事审判的权威性和法律的严肃性。本文在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对梁某妨害公务案、伍某抢劫案、王某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案、吴某盗窃、故意伤害案和赵某盗窃案等五个案件进行了回顾,指出了理论界存在的争议和观点,并归纳出了不同观点争论的焦点问题。第二章以梁某妨害公务案为例,对刑期计算中的刑期起始日和终止日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刑期起止日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对判决执行前无羁押的刑期终止日和折抵后后刑期终止日进行了确定,并提出了刑期折抵计算单位不同对刑期计算的影响。第三章分别以伍某抢劫案、王某故意伤害寻衅滋事案、吴某盗窃故意伤害案和赵某盗窃案为例,引出减刑后再审改判的刑期折抵、监外执行期间又被羁押的刑期折抵以及减刑后因漏罪新罪数罪并罚时原减刑期该如何折抵等问题,通过对减刑、监外执行、羁押以及刑期折抵的理论探讨,对以上四个案例进行了分析,表明了笔者所支持的观点,并阐述了理由。第四章主要是对该如何完善我国刑期计算制度的描写,例举了意大利、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刑期折抵方面的相关规定,然后笔者提出了自己对刑期起止日计算制度和刑期折抵制度该如何完善的一些构想。
其他文献
横向比较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及世界政治发展趋势,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其中都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于2008年5月1日实施,至今已有十年,其虽然在法律位阶上是行政法规,但仍给行政诉讼提出了许多新问题,也在我国行政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条例》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行为这一全新的具体行政行为,也通过法定形式丰富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和直接利害关系内涵的范围。
随着社会进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类生活日新月异,农村小学教师和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农村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也在发生转变,教师对自身发展也有着更高的追求。笔者身处农村小学,看着短短几年,农村小学发生的诸多变化,结合自己对“全科教师”研究的兴趣,引发了一些思考。“全科教师”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最初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发展到培养高素质的卓越教师。与此同时,农村小学也处在城市化的变革中,农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公布以来受到广泛关注,其核心素养理念所体现的教育价值取向应使课程研究者致力于研究如何使课程担负起当下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校本课程作为学校特色化发展和学生个性化人才培养的主要课程,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所具有的自主性、独特性的优势,故而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也应当在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情况的同时,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考量。但核心素养涵盖内容广泛,无法通过一门或一类校本课程涵盖全部,所
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语言素养的体现,历来是教学的难点。很多教育前辈都试图在作文教学上取得突破。但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制约了作文教学健康、有序地发展。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提出,为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带来了新思考。并对体验式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索。体验式作文教学从经验出发,最终表现为表达。体验式作文教学虽然探讨已久,但是针对整个高中学段并没有相应的探索。本文旨在从比较传统作文教
艺术创作与人类的心理活动紧密相连,而超现实取向的绘画注重呈现梦境般的视觉效果和荒诞的奇想内容,因此运用超现实主义风格语言表现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是最贴近,最符合的方式。心理空间是心理现象的综合体,是一个记忆、想象、梦境和情绪的虚拟构造空间。而心理空间的具象化,体现在艺术家运用带有隐喻性的元素或符号(包括特征明显的主体人物和场景),以主观的想象能力构建了一个虚构的画面场景,从艺术家个人角度来看,象征着
以语篇作为翻译的研究单位时,译者首先考虑的应当是语篇的核心因素——衔接。语篇的衔接不仅体现在句子的内部结构和句子的前后连接上,也体现在段落之间的呼应及整个语篇的谋篇布局上,只有具备语篇衔接意识,才能准确地理解原文,合理地构建译文。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在翻译过程中使得源语文本的意义、逻辑和风格在目标语文本中传达出来,从而达到等值效果,尽可能地减少读者的理解障碍,成为值得研究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进步,高效、大规模地获取并分析真实的翻译语料成为可能,语料库翻译研究相应地成为翻译学的热点。在语料库翻译研究中,词汇模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以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中国发言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考察汉英同声传译的词汇模式。本研究首先自建汉英同声传译平行语料库,包括原文语料子库和口译语料子库,收录第60届至第7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中国领导人发
影视作品通常会涉及时代背景、宗教文化、地理环境、人物形象等各种文化常识,但是对于目标观众,特别是对于不同国别的目标观众来说,在短时间内理解源语文化,体会影视传达出来的意思,是一个挑战,也是中英翻译中的一大难点。所以需要译者采取一定的补偿手段,以补充说明源语文本所涉及的文化信息。注释在翻译过程中能够作为有效的翻译补偿手段,尽可能解决翻译损失问题,帮助原文作者传达意思,从而使得目标读者对作品有更深入的
本文比较新手译员和专业译员在中英即兴演讲时的同传表现,列出所选材料的问题诱因,对受试者相应的口译策略进行分类,并分析受试者对自己同传表现和策略使用的评价。本文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辅助回顾性调查问卷,发现:1)相比冗余信息和逻辑混乱,句子破碎对受试者的影响最大,但专业译员所受的影响远远小于新手译员;2)尽管受试者都通过省略来处理冗余信息,专业译员能够快速提取有效信息,而新手译员往往无法做好取舍,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文化自觉水平的进步。世界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发展则成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同家庭环境和不同教育方式影响下存在的问题和困境是什么?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应如何应对?基于这样的背景,本研究旨在以追寻家庭环境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关系为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