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是翻译活动过程中重要的协调者。但是长久以来译者一直处在尴尬并且不受重视的地位。自从西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化转向以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其能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关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也成为译界的讨论热点。本文正是从乔治·斯坦纳阐释学的翻译四步骤出发,以狄更斯名著《雾都孤儿》的林纾译本和荣如德译本为研究对象来探讨译者主体性在翻译中的体现以及其如何影响翻译过程。通过对“信任”“侵入”“吸收”“补偿”这四个步骤的详细阐述并且结合两个译本的举例对比,发现译者主体性存在于每个步骤中,主体性的发挥影响着翻译的过程。
本文首先论述了译者从边缘地位发展到主体地位的转化过程以及国内外对译者主体性研究的发展历程,并且对翻译主体、主体性、译者主体性的概念进行了甄别,指出译者的主体能动性既是积极的,同时也可能受到文化背景、个体意识、审美态度以及道德标准等因素的制约。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作者简述了阐释学的发展过程并介绍了主要阐释学代表学者的理论。其中,译者主体性在阐释学中主要体现在前理解、偏见以及视域这几个方面。通过融合乔治·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对比《雾都孤儿》两个译本对比,发现译者主体性对每个翻译步骤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信任”是翻译的第一步骤,只有译者相信所译文本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开始翻译活动。通过大量列举林纾和荣如德在翻译序跋中对《雾都孤儿》的评价、对狄更斯小说的研究以及对译者文化背景的考察,发现译者对原文本艺术层面的评价、翻译动机的陈述、双语文化能力的高低都构成了影响信任的主体因素,同时译者对翻译文本的选择并不是信手拈来而是深思熟虑、综合各方面考虑后才决定的。
翻译的第二步骤为“入侵”,即由于不同语言文化的冲突而导致的翻译入侵。由于完美的译本不可能存在,译者无可避免会对原文进行攻击,但是这一切都是以目的语读者的接受为宗旨的。通过对比林译和荣译发现涉及文化层面的表达例如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礼节习俗等方面是最容易引起译者的入侵。这种入侵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帮助读者接受文本。
“吸收”是翻译的第三步骤,目的在于将原文本所要表达的内容或形式吸收成目的语读者熟悉的、并可以接受的文本。通过对两个译本遣词造句的比较发现,译者通常在翻译过程中把原文进行归化处理以使译文获得更好的效果。例如林纾的较随意典雅的古文翻译手法、四字成语的使用都说明了译者能动的发挥主体性在“吸收”这一步骤的发挥。
由于前三步骤造成了对原本的各种增删,文本平衡被破坏,所以翻译最后一个步骤“补偿”显得尤为重要。译者或者通过增加注释或者在文内进行加注都是对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缺失的补偿。正是由于译者负责任的补偿才使得原本里对读者来说陌生的东西变得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