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中黑色素合成途径及其与病原菌致病性的关系,本论文对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KS和SCD进行了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药物学(SCD特异性抑制剂)分析。初步明确了SCD和PKS与玉米大斑病菌黑色合成途径及致病性的关系。根据已知植物病原真菌黑色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SCD(Scytalone dehydratase)和PKS(polyketide synthesis)氨基酸序列保守区域设计简并引物,分别以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DNA和cDNA为模板,通过PCR技术获得SCD和PKS基因的同源片段,利用SMART-RACE技术和3’RACE技术获得了SCD的cDNA全长序列。并根据SCD基因cDNA全长序列设计基因特异性引物扩增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DNA获得了该基因DNA全长。通过DNA序列和cDNA序列对比分析后,发现SCD基因编码一个180个氨基酸的开放阅读框架,DNA序列含有两个分别为50bp和78bp的内含子。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其氨基酸序列与水稻胡麻叶斑病菌的Scytalone dehydratase基因的相似性很高。Southern杂交表明,SCD基因在玉米大斑病菌中以单拷贝的形式存在。利用DHN黑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特异性抑制---Carpropamid处理玉米大斑病菌,发现在12~24h之内可以抑制病菌分生孢子的萌发和附着胞的产生,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变弱。试验发现,抑制剂处理的病菌或不能侵入寄主组织或不能在寄主组织内扩展。利用SMART---RACE技术和Genome Walking技术获得PKS 4kb的基因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PKS基因片段所推测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很多真菌的polyketide synthesase基因序列有47%~92%的相似性,并且含有与PKS相同的活性基序。试验从基因克隆和黑色素合成酶基因特异性抑制剂分析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为新型杀真菌制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