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基于CT图像的颌面部模型三维重建、口腔咬合过程中骨组织及软组织的运动仿真、义齿与脸颊软组织间的干涉检测与修正。建立口腔咬合修复仿真系统,充分体现交互性的特点,可对仿真操作进行控制。基于CT图像对颌面部软、硬组织分别进行三维重建,建立符合生理要求的口腔修复、软组织变形仿真模型。对颌面部模型重构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相邻组织邻接面的区分、邻接关系的建立以及颌面部精细组织,如下颌神经管的重建等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解决方法。通过轮廓提取、公共轮廓线建立、模型光顺等操作,结合重建组织的医学特征,对颌面部不同组织单独进行三维重建。所建立的三维模型可真实再现颌面部各组织的解剖形态,体现相邻组织紧密结合的特性。本文对重建方法进行了总结,该方法也适用于其他组织的三维重建。采用多种运动相结合的方法,对下颌咬合运动的上下咬合、左右咬合、前后咬合三种主要方式进行了仿真。结合碰撞检测,在下颌运动的同时,对软组织的变形进行了仿真实现,达到软组织随咬合运动一起变形模拟的目的。以往对变形的研究,常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量大,难以保证实时性的要求。由于咬合运动中脸颊软组织的变形具有固定、单一的特点,基于由三角网格面描述的三维颌面部软组织模型,根据软组织的变形运动特点,引入泊松系数、Bezier拟合曲线、时间变量等,描述网格模型中不同顶点的运动规律,构造软组织变形规律,以实现一种实时性好、简单高效的仿真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可实现一定范围的变形调整,得到比较理想的变形效果。咬合过程中,如果义齿与周围软组织发生过接触,会造成软组织的疼痛。利用光线跟踪碰撞检测算法对冲突区域进行计算,得到义齿与周围软组织的干涉信息,作为齿面调整依据。采用直接调整与插值调整相结合的方法对齿颊面进行修正,在保证调整质量的同时,保持齿面的光顺,得到符合个体要求的义齿模型。最后总结了全文的工作,并讨论了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