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翻译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的历史性回顾,总结了翻译界对此所持的两种观点即:可译论者认为人类思想具有同一性,认识和思维方式具有普遍性,因此语言之间的交际是可能的。不可译论者认为一种语言会迫使我们用某种方式去观察世界,因而阻止我们用另一种方式去观察世界。近来又听到第三种声音,20世纪60年代末的解构学派对该问题也进行了阐释。其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德里达认为一切哲学关心的问题是翻译问题,“哲学的起源就是翻译,或者是可译性的命题。”他反对区别原文和译文,语言和意义,认为在翻译中人们所看得到的只是语言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因此,翻译是语言自身在说话。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在英汉互译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因为英汉分属两个不同语系,(英语属印欧语系,汉语属汉藏语系),两者在语言和文化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本文把可译性和不可译性问题放在英汉互译的背景中,并且从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对可译性问题的影响两个层面分别进行了讨论。指出英汉互译中不可译性问题存在的原因,是译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忽视了两种语言间的差异。作者认为译者通过增强区别英汉差异意识并有效运用适当翻译策略,可以变“不可译”为“可译”。 我们的结论是:翻译是可能的,不可译只是相对的,可译才是绝对的,这就是翻译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