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语言学史上,自唐宋以来,有一类表格化的音韵材料:以声为经,以韵为纬,标以四声开合,实以韵书之字,学界称之为韵图。于是,在古韵学、今韵学外,又诞生了音韵学的一个分支,它以创制韵图、研究韵图为主要内容,传统上称之为等韵学。因韵图产生的时间不同、功用有异,韵图大致可分为宋元韵图与明清韵图。今知宋元时只有切韵学一名,则宋元韵图乃切韵学之具体成果。宋元韵图又可分为三系:《通志·七音略》与《韵镜》为第一系;《四声等子》与《切韵指南》为第二系;《切韵指掌图》为第三系。我们的课题便是围绕第一系韵图展开讨论。我们在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方面,有所取舍:明清时期学者的成果用得少,现当代学者的成果引得多。研究过程中,尽可能地利用新发现的资料、新公布的研究成果。论文涉及的资料有:宋元韵图,唐五代韵书,悉昙资料,唐五代的诗文用韵资料以及音注反切资料。在行文方面,我们根据对等韵学理认识的过程而不是韵图本身发展的过程进行论述。论文共分五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围绕早期韵图的体制、功用、产生的时代和过程以及早期韵图的音系性质等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论述了早期韵图研究的现状,指出本课题的意义;略述研究本课题的资料和方法。第二章根据现存的宋元韵图以及近些年新发现、新公布的资料,论述了宋元韵图的体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早期韵图中的范畴,诸如内外转、轻重、开合、清浊、等、字母等等,进行新的阐释;讨论了门法与韵图的关系以及早期韵图的功用。第三章结合唐宋时期的韵书对早期韵图列字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韵图结构进行研究,同时指出沈括“切韵之学”对考察早期韵图列字、结构的意义。第四章对前人研究韵图产生时代问题的思路进行检讨,提出依照语音的发展、韵书体制的变化、反音法的发展来判断韵图产生的时代。指出韵图产生在晚唐、五代,甚至更晚。第五章探讨了早期韵图的音系性质。论文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1.对早期韵图中的某些范畴以及跟早期韵图有关的某些材料进行重新阐释:梵语元音依发音之长短分为两大类,韵图仿悉昙而造,据此推断,韵图中之内外转亦与元音性质有关;三十六字母与韵图有各自的发展道路,三十六字母是在三十字母的基础上据韵图之参差补充完善形成的;《韵诠》之“四声定位”、“正纽相证”、“傍通取韵”与早期韵图之“开合分韵”、“五音系统”尚有很大差别,不能作为判断早期韵图产生时代的依据,等等。2.检讨了韵图产生时代研究中的某些观念,提出依据语音的变化、韵书体制的演变、反音法的发展来断定韵图产生的时代;指出神珙《九弄图》在反音法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分析了关于早期韵图音系性质的两种学说;根据早期韵图的结构、门法的功用,判断韵图的主旨仍在于指示《切韵》系韵书的声韵调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