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我国Turner综合征(Turnersyndrome,先天性卵巢发育不良综合征)GHR外显子3缺失多态性分布频率,探讨Turner综合征患儿中rhGH治疗疗效与该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对31例rhGH治疗满一年及9例治疗满2年的Turner综合征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用△Ht-SDS、△GV及△Ht为衡量rhGH治疗疗效的指标。PCR方法检测GHR外显子3缺失多态性,用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方法检验各基因型的理论值,用SPSS12.0软件(X2检验、方差分析、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31例Turner综合征患儿中fl/fl-GHR、fl/d3-GHR、d3/d3-GHR分布频率分别为41.9%、45.2%及12.9%,与德国、巴西分布频率无差异(p>0.05),韩国分布频率有显著差异(p<0.05)。(2)rhGH治疗1年治疗前与治疗后,GV分别为(2.94±0.89cm/年,7.36±1.34cm/年);Ht-SDS分别为(-3.47±1.33,-2.78±1.24)均有显著差异(p<0.05)。(3)9例治疗两年Turner综合征患儿,治疗前、治疗第一年及治疗第二年GV分别为(3.39±0.56cm/年,7.98±0.73cm/年,7.07±0.98cm/年),三者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第一年及治疗第二年Ht-SDS分别为(3.48±1.51,2.48±1.25,1.01±1.02),治疗前Ht-SDS与治疗第一年Ht-SDS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二年Ht-SDS与治疗前及第一年Ht-SDS均有显著差异(p<0.05)。(3)不同基因型患儿(fl/fl-GHR,fl/d3-GHR,d3/d3-GHR)rhGH治疗1年后,第一年△GV、△Ht-SDS、△Ht及rhGH剂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不同基因型患儿(fl/fl-GHR,fl/d3-GHR+d3/d3-GHR)rhGH治疗2年后,第二年△GV(3.56±0.51cm/年,3.92±1.01cm/年)、两年△Ht及两年△GV平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5)根据染色体核型将31例患儿分为45,X核型组、嵌合型核型组及结构畸变型核型组,生长激素治疗1年后,三组患儿△Ht-SDS分别为(0.54±0.35SDS,0.86±0.44SDS,0.56±2.44SDS),嵌合型核型组△Ht-SDS与45,X核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两组△Ht-SDS无显著差异(p>0.05),△GV(4.42±1.31cm/年,4.39±1.22cm/年,4.53±1.41cm/年)及△H(t7.24±1.07cm,7.55±1.29cm,7.18±2.44cm)三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6)生长激素治疗一年,△Ht-SDS与初治GV、Ht-SDS、BMI及治疗前GV的单因素相关分析均有相关性(p<0.05),治疗时BA、GHR基因型及rhGH剂量单因素相关分析无相关性(p>0.05);治疗一年△GV与上述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Ht-SDS与初治时CA、治疗前GV相关(p<0.05),回归系数分别为-0.096和0.217,△Ht-SDS与治疗时Ht-SDS及BMI无相关性(p>0.05)。(7)生长激素治疗两年后△Ht-SDS及△GV平均与治疗时CA、BA、Ht-SDS、BMI、rhGH剂治疗前GV单因素相关分析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本研究中31例Turner综合征患儿GHR外显子3缺失多态性的频率分布与部分国外报道有显著差异,生长激素治疗能明显改善Turner综合征患儿身高,我国Turner综合征患儿GHR基因型与生长激素治疗一年及两年后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染色体核型可能与治疗疗效相关,生长激素治疗一年,初治时年龄与生长激素治疗疗效呈负相关,未治疗前身高增长速率与生长激素治疗疗效呈正相关。目的:对4临床疑诊Noonan综合征患儿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及PTPN11基因诊断。方法:总结4例疑诊Noonan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并行染色体核型分析,选择PTPN11基因为目的基因,用PCR扩增PTPN11基因的热点突变外显子(2、3、4、7、8、12、13),PCR产物经ABI3730测序仪进行测序获得峰图,DNABaser序列汇编软件分析测序结果发现突变位点,最后在人类基因组突变数据库(HGMD)中查看突变位点是否为致病突变。结果:4例患儿,均有身材矮小;睑裂下斜、眼距宽等特殊面容;双肘外翻、先天性心脏病等特点,染色体核型均正常。2例PTPN11基因测序正常,2例患儿在PTPN11基因上存在致病突变,患儿APTPN11外显子13第1510位碱基由A被G替代(1510A→G),导致第504位氨基酸由甲硫氨酸变为缬氨酸(met504val)。患儿B,PTPN11外显子3第236位碱基A被G替代(236A→G),导致第79位氨基酸由谷氨酰胺变为精氨酸(Gln79Arg)。两个突变均为已报道的Noonan综合征的致病突变。结论:Noonan综合征临床症状与Turner综合征、GHARGE综合征及Costello综合征不易鉴别,PTPN11基因是Noonan综合征最常见致病基因,对高度怀疑Noonan综合征上的患儿可行PTPN11等相关基因检测,由于Noonan综合征遗传异质性较强,基因检测阴性结果并不能排除Noonan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