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环境立法权扩容之下环境治理模式的优化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b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推进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目标任务下,如何借助于地方立法权的扩容优化国家环境治理模式已成为当前环境法治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利用地方立法权的制度建设能力对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标准等各方面内容予以制度创新,以提高环境治理的效能。地方环境立法权的扩容给予了环境治理政策和治理手段法定化的机会。这一举措一方面激发了地方进行环境立法和环境治理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地方更灵活发挥地方特色、更有效结合地方治理经验进行因地制宜地环境治理提供了可能性。地方环境立法本质上是环境立法试验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建立环境治理中的良好央地关系。地方环境立法满足了现行环境治理模式下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合理管制的要求,解决了通过环境政策来推进地方治理的手段非法定化问题。地方环境立法能够将地方治理中所产生的多元共治、公众参与、科学治理等多种治理理念以制度方式呈现出来。
  但是,地方环境立法试错风险增高、有可能挑战国家环境法制统一、立法水平参差不齐、偏离预期目标等风险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方立法权在优化环境治理模式中的功能。在地方环境立法权下放所来带的一系列优势和风险的交错影响下,中国传统的政府管制型环境治理模式也将实现突破和优化,朝着民主化、科学化的多元共治模式方向逐步发展,最终形成富有中国特色、政府主导的多元共治模式。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增强地方环境立法能力和立法效果,充分发挥地方环境立法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构建地方环境法律主导下的环境多元共治模式。
其他文献
【摘要】人力资本作为一种生产要素不断地为企业创造了新增价值,具有资本属性的人力资本应该同物质资本分享企业所有权,参与企业剩余收益的分配。本文在对现行人力资本收益分配模式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确定人力资本分享的企业剩余是经济增加值(Economic Value Added),并构建以EVA为人力资本参与分配基础的收益分配模式,以期对我国企业的实践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关键词】人力资本 经济增加值 收
期刊
【摘要】双因素理论是薪酬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理论,它通过分析薪酬结构中的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对员工所产生的不同激励深度与效果,为员工的薪酬结构设计、薪酬调整方案提供了有益的思路。许多优秀企业也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灵活的整体薪酬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在认可员工的贡献、保持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平衡、企业文化建设以及员工发展等工作体验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创新,从而使这些企业能够保持自己对优秀人才的强大吸引
期刊
近年来,被称为后工业革命时代的互联网科技革命带给各行各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国家战略层面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等方面的支持,互联网经济尤其是被称之为分享经济的商业新经济模式取得迅速的发展。伴随平台产生的还有一批数量日益增长的“网约工”群体。但平台经济以商业模式的创新实际上削弱了现有劳动法对“网约工”群体的保护。司法实践中对该类案件也缺乏统一的立法规范指引,成为了司法自主先行探索的领域。本文结合中国平台经济下网约工的发展和具体国情,借鉴国外“类似雇员”的三分法,搭建劳动关系
自2013年起,“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的论战使“社科法学”正式进入学者们的视野。经过几年的发展,“社科法学”已经和“法教义学”一道成为我国一些法学者所涉足的研究领域和法界广泛使用的研究方法。社科法学不同于传统法教义学的法学思维模式,为主要以规范思维的法学研究注入了一汪活水,其多元开放的思维对中国的法学研究、法学教育、司法实践有着不可小觑的贡献。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理论研究范式,“社科法学”自被
“良法+善治”是近现代民主国家关于法治的普遍共识,对立法进行监督能够有效提高和保障立法的合宪性、合法性、民主性和科学性,是良法得以产生的有效保障,对实现法治具有肃本清源之效。纯粹立法学意义上的立法监督是指依法有立法监督权的主体,依据法定权限、运用一定方式,对立法活动过程及其结果两方面的监督。对立法权进行监督是人民主权理论和权力制约理论的应有之义,西方民主政治理论中的人民主权理论、权力制约理论、以及代议制理论分别为立法监督提供了必要性、可行性与内因性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理论中的立法监督思想则为我国立法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但随着人类生产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然的态度早已由之前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心态,逐渐发展为掠夺自然、侵犯自然。当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从环境中拿取生活发展的必须,而是不断牺牲环境利益来追求经济效益,随之而来的后果必然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近百年来,环境问题在世界范围内一直处于高发状态,各国从上世纪就开始运用刑法手段来抑制环境问题的发生,环境刑法已然成为重要的调控手段,但中国现行环境刑事立法对环境犯罪行为的抑制已经出现后劲不足的端倪。文章从环境犯罪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国内环境法益
静态的债权是连接交易主体之间的信用纽带,而动态的债权流转则是将其内在的财产价值充分挖掘和利用,发挥其“物尽其用”的效益原则。应收账款作为一种无形财产,由于不需要现实占有就能实现融资需求,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将应收账款以各种方式进行融资以达到资金利用最大化。应收账款的充分利用和蓬勃发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驾护航,应收账款融资在法律体系上的表现则为金钱债权的流转。但目前法律体系的模糊与空白不仅降低司法效率,也阻碍应收账款的融资效益,尤其是以应收账款作为标的进行的各类融资手段会产生复杂的权利冲突,此类权利冲突的优先受
【摘要】旅游景观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分支,它更准确的表达了一个旅游文化学概念。旅游文化与旅游景观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具有不同的涵意。旅游景观作为游客观赏的主要对象,其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是游客把握观赏对象的关键。因此在旅游景区开发中,构建一个依循文脉的景观文化系统就很重要了。都江堰景区作为一个典型的文化景观,在开发过程中构建景观文化系统对于游客深入理解该景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旅游文化 旅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数据加密的一种新方法。即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是20世纪80年代广为推荐的技术。但把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用于数据加密,则是一种新思路。本文是我们向大家叙述这个方法的细节。如果站在数学高观点下理解数据加密的观念。我们认为数据加密和人工神经网络都是一种变换。  【关键词】数据加密 人工神经网络 算法 变换   【中图分类号】TP30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期刊
现法律科学论成为法学研究领域的主基调,尤其是在实证主义、功利主义兴盛的当今,法律的发展脱离了人性的轨道,急于摆脱人性中情感的部分,自身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成为其主要的关照点。一言以蔽之,逻辑化成为法律的重要追求。特别是在法律经济学的指引之下,“理性经济人”在话语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将法律中的人去情感化与程式化成为主流追求,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研究范式也为法律提供了更为有效和科学的路径,但带来的后果却是丧失了对现实生活中人们自身的关照。因此努斯鲍姆提出了认知情感理论用以克服法律经济学“非人自身”的研究倾向,然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