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疾病的临床疗效,探讨针灸疗法在眼科临床应用中的优势以及推广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眼科就诊的视神经萎缩患者20例(35只眼),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例(18只眼)和对照组10例(17只眼)。治疗组采用针灸电刺激治疗,1次/d,由同一位医师完成,将针灸针快速刺入并徐徐推进选择的五个穴位,包括百会穴、太阳穴、攒竹穴、合谷穴以及跗阳穴,接通电针仪,手动操纵调为连续波,频率60次/分,强度以可耐受为度,通电15分钟,针灸结束后5分钟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疗程为14-21d。对照组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患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1次/d,疗程为14-21d。每日检查眼底及视力,治疗前及治疗后21d检查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以视力、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作为观察和评估的指标,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视力均有提高,治疗组显效9只眼,有效7只眼,无效2只眼,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显效6只眼,有效4只眼,无效7只眼,有效率为58.82%。两组有效率经过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14.P=0.042)。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视力构成(t=1.228,P=0.228>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视力构成没有显著差异。对治疗组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7.015,P<0.01),说明治疗组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治疗后的测量值显著大于治疗前。对对照组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3.151,P<0.01),说明对照组治疗前后具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治疗后的测量值显著大于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提高程度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t=2.043,P=0.047<0.05),说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提高程度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组的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提高程度。结论:通过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及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结果的比较,提示针灸疗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对于恢复视功能、控制视野缩窄发展等方面都收到了较好疗效,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值得大力推广及广泛应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