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针灸经典文献与导师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入归纳、总结经络系统(包括经脉、络脉、经别和经筋与病症的关系)在人体不同部位循行与交叉的排列规律,探寻经络系统在人体各部位的分布规律及分布方式,与人体解剖、生理、病理之间的关系;总结整理疾病状态下,人体相应部位(以肩周炎症为例)的病理变化与经络系统排列规律的联系,以及病证反应和经络诊断的特点,为临床经络分部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提高针灸治病的针对性和疗效。正文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主要内容简述如下:第一部分,肩周炎的综述,就肩周炎的治疗现状,通过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论述发病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的多样性。祖国医学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来剖析其病因病机,在针灸、中药、按摩、拔罐、导引等多样化的治疗手段中,不断推陈出新,注重运用综合手段,内外标本兼治,在肩周炎的治疗中独树一帜;现代医学注重在组织解剖和生理病理中,分析肩周炎的发病机理,运用药物、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方法,治疗肩周炎。两种方法虽然都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状却表明,仍然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因而进一步明确经络诊查、经络循行在针灸治疗中疗效发挥的重要性,十分必要。第二部分,为经络诊查和肩部经络循行,就经络诊查规律的古今文献部分,进行论述,就肩部经络循行和肩部常见疾病,展开论述。经络诊查是临床针灸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诊断学常用方法中望、闻、问、切的重要一环,尤其是运用"审、切、循、扪、按"等方法,在人体体表和经络腧穴点进行的诊查,是在经络这一层次上对疾病的再认识。在中医辨证论治中,"有诸内必行诸外" 一直被奉为中医诊断的圭臬,经络诊查也是对这一标准的实践,在发现诸如颜色变化、异常感觉、形态改变等的过程中,不断地分析疾病,认识疾病,并判断疾病的病理、病机及其愈后情况等。第三部分,检索数据分析,通过对古今文献中对肩周炎的治疗进行摘录,总结归纳用穴、用经的规律,通过经络循行的部位、穴位、穴次运用的频率,归纳总结出在治疗肩周炎问题上古今研究的异同之处;根据临床常用穴位、穴次的规律,提高临床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目的本文结合文献与临床两个角度,研究肩周经络系统在肩周典型疾病肩周炎的经络循行、病候、治疗选穴,期望通过该研究,为临床诊治肩周炎提供诊疗思路和方法。方法从古代经典文献、后世针灸文献及现代核心期刊文献中,检索针灸治疗以肩周炎为例的肩部疾病的文献,并进行整理、统计穴位数量和使用频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穴位进行归纳,总结具体治疗肩周炎的诊察规律,通过古今对比,推演古今治疗的异同,总结出研究肩周炎的经脉、诊察部位、精确的诊察定位。结果经过人机筛选结合的方式,共检索到古代文献234条原文、84个穴位,合337穴次;现代文献89篇、54个穴位,合575穴次。古今文献分析中,针刺研究均涉及的常用经脉有,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常用的穴位为肩髁、曲池、肩髎、支沟、中渚、合谷、外关、肩井。结论从以上古今文献检索,得出以下结论:在治疗肩周炎方面,古今手三阳经并重;足经中,古今均多用足少阳胆经;阴经中,现代较重视手太阴肺经,古代几乎不使用足太阴脾经,而现代使用。足太阴脾经与手太阴肺经,同秉太阴之气,但足太阴主内,手太阴主外,二经联系密切。同时,本病的病因,往往感受风寒为外因,气血不足为内因,故此二经在临床上应加大研究与使用。综上所述,肩周炎针灸取穴基本规律:以手三阳经为主,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为辅;结合临床,既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中医针灸经典的取穴用穴原则,又注重肩周炎自身疾病与外感和气血的关系,再按照肩周炎的临床分型,去确定治疗原则。本文研究以期利于规范治疗本病的临床取穴,同时希望,可以为临床取穴提供方向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