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体育是党和政府在新时期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20年持续下滑的不良状况所采取的一项行政干预性措施,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工作也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自2007年启动至今,全国各地众院校都相继开展起来。在这一大背景下,为研究郑州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现状,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找到切实可行的发展性策略和解决办法,为郑州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更好开展实施提供科学合理和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论文以郑州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等方法,抽取郑州6所民办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每所学校发放10份教师问卷和200份学生问卷,共发放60份教师问卷和1200份学生问卷,并对回收的55份有效教师问卷和1134份有效学生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对郑州民办高校场地的基本情况、高校体育师资、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体育竞赛开展情况、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以及“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督评价机制等方面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为最终郑州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结论的给出和合理性建议的提出提供准确、完整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结果显示,郑州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存在以下问题:1.河南省大部分民办高校都响应了国家号召,顺时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但能够持续开展的学校不是很多,这跟学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不够和重视不够有根本的联系。2.郑州民办高校缺少开展阳关体育运动的专项经费,学校的场地器材等基础体育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而且现有部分场地器材设施缺少必要的修缮和维护或优化升级,致使现有体育器材的利用率偏低,形同虚设。3.郑州民办高校的体育师资数量配比与国家规定人数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教师的基本素质也处于偏低水平,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职称水平与公办高校教师还存在一定的差距。4.郑州民办高校对阳光体育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没有在校园内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学生对阳光体育及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常识了解不够,没有形成自主进行锻炼的意识,严重阻碍了阳光体育在学生中的更好开展。5.郑州民办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主要以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为主,校外体育活动较少;而且学校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不够丰富和多样,主要以田径和太极拳及球类这些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对学生喜爱的社会流行和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如轮滑、台球等项目由于场地、设施和师资等因素的限制而难以开设。6.郑州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监督、价制度尚不够完善,需进一步加以补充。 由此可见,我省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状况并不乐观,为促进郑州民办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合理实施和持续健康发展,针对以上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相关领导要提高自身对体育的认识和觉悟,将体育重视起来,切实把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阳光体育的持续开展提供学校政策的保证。2.加大阳光体育专项经费投入,增加基础体育设施建设,并增加对现有器材设施的维护力度,提高体育器材的利用率,为阳光体育的开展实施提供基础保障和良好的锻炼环境。3.在保证师资数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师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并采用合理机制引导和鼓励教师加大实践和创新力度,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4.学校要加大对阳光体育的宣传教育力度,利用课堂、教材、展板、影视、图片、体育明星等多种途径和宣传手段,创设校园浓厚的阳光体育氛围,增加学生的体育常识和知识,提高学生对阳光体育及体育的认知,使学生首先从思想意识上来了解和接受阳光体育。5.要因地制宜,在开设传统体育项目的基础上,善于发现并创设具有民办学校特色的阳光体育项目,并增设相关体育课程,增强学校体育项目丰富性和吸引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特色,彰显学校个性。6.建立完善的阳光体育监督、评价体系。积极引进校园智能阳光长跑自助管理系统和监督系统,在能够有效监管的情况下,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兴趣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自我管理能力,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