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斯特·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我们的种种文化形态都是符号功能的集中体现,符号的解释离不开对对象世界、人类生活经验的参照。符号的使用会不断产生新的意义,人对符号的解释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符号出现在一些当代艺术中,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现代国人的文化归属感。“传统文化符号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实践中的运用”这一论题,在创作和设计领域经常被提及,在此方面,国内已有很多艺术家进行过尝试,并且得到了认同。然而,全球化的语境已使当代艺术中的传统文化符号发生了复杂的身份变化,整个文化符号系统都处在嬗变与改造中,传统文化符号也就会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特点及意义。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中,出现了因时代语境的改变而不断发展与融合的符号内涵。针对这些现象,以皮尔士的符号学原理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和出发点进行分析和阐释。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艺术符号及艺术符号背后的意义。文中首先论述了符号是意义的承载物;其次,用皮尔士的符号学观点“符号是不断发展的、与认知主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作为理论基础,阐述符号是变化的这一观点,这是我们这个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理论出发点。第二章是全球化语境下传统文化符号中文化内涵的嬗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许多以传统文化符号为主题出现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作品中的材料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传统文化符号有三方面的表现——民族传统符号继承了民族文化精神;民族传统符号表达了新时代的民族文化信息;民族传统符号附着着其他民族的文化内涵。通过艺术家们作品中对传统文化符号的再现,讨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所面临的挑战。第三章是当代艺术创作对传统文化符号的不同态度和方式。通过分析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偏重西方文化符号、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偏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以及“中体西用”或“西体中用”三种不同的态度和方式,改变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有机整合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各自的优点,扬弃其缺点,允许多元化的文化发展态度并存。第四章是创造中华民族的当代艺术符号语言。通过先前的理论研究,对中国当代艺术所处的整体环境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提出创造中华民族的当代符号语言的看法,并列举几种角度和思路。本论文以皮尔士的符号学观点为理论基础,通过分析中国当代艺术中传统文化符号文化内涵的嬗变,得出“符号的意义会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不同的含义”这一结论。文中提出整合中西文化的优点,结合多元化的文化态度,旨在树立建设中国当代文化符号体系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