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对外交往越来越普及,对正式口译员的需求猛然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外国访问、招商、宣传、参加国际会议和学术讨论会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发挥了日趋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临场翻译时,对译员带来最大挑战之一的就是词汇空缺,所谓词汇空缺是指指一种语言中体现其文化特点的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往往缺失,没有恰当的对应或对等成分。究其原因而言,词汇空缺本质上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与差异造成的文化空缺现象。中西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各国悠久而光辉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很多词汇和表达都有着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甚至有很多词汇是各国特有的。译员在面对丰富的文化信息内涵的词语表达或新晋流行的部分词汇和表达时,如何在不影响交际的前提下传播完整的源语文化信息并找出对等词汇,对译员来说是一个严峻挑战。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词汇空缺这一语言现象,并讨论如何在口译中,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来弥补、消除词汇空缺所带来的沟通障碍,甚至化解沟通中的冲突。研究空缺现象和解决词汇空缺现象,为丰富本民族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它还有助于提高翻译效果,扩大翻译学视野、促进翻译理论体系的完整。本文希望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介绍本文的目的以及内容;第二部分,详细介绍空缺现象以及其定义以及分类;第三部分,不等值现象与词汇空缺的关系,词汇空缺的定义以及分类,造成词汇空缺的原因;第四部分,口译与传统笔译的区别,以及对汇空缺的可译性展开研究,从功能对等,人类思维的共通性以及文化的重叠等证明词汇空缺的可译性;第五部分,探讨了处理词汇空缺的翻译策略;而最后一部分则利用网络资源对温家宝总理的新闻发布会口译进行语料收集、整合并联系空缺理论知识,对口译员采取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归纳出空缺理论指导下的口译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明确口泽处理的理论根据,指导口译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