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资源匮乏,是北半球中纬度典型干旱区之一。本文基于观测数据得到的帕尔默干旱指数(Dai-PDSI)与树木年轮重建的帕尔默干旱指数(MADA-PDSI),分析了近700年来我国西北夏季干湿分布及变化特征,研究了西北夏季干湿变化与大气环流的关系,初步分析了印度洋夏季海温、NAO对西北干湿变化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1951-2005年夏季Dai-PDSI的REOF分析可将西北地区分为三个典型干旱区:南疆型、北疆型和西北东部型。夏季区域平均PDSI显示,西北地区夏季干湿变化区域性差异显著,近50年来南疆夏季一致变湿,北疆在1974年之前变干随后转湿,而西北东部干旱化趋势明显。近700年来的历史相似干旱期分析表明,20世纪以来的北疆型和南疆型干旱在小冰期都有与其持续时间和干旱强度相当或更强的干旱存在,而1995-2005年的东部型干旱是此类型近70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期。各类型相似干旱期都有其共性:南疆历史相似干旱期的主要特征是干旱从西北向东南延伸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呈西北-东南走向;北疆历史相似干旱期的严重干旱、极端干旱位于北疆及周边地区;西北东部发生干旱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易干旱。(2)西北夏季干湿变化与大气环流场密切相关。南疆干湿变化受经向环流影响,当印度洋-中亚-西西伯利亚位势高度场为“正负正”(“负正负”)变高时,经向风增强(减弱),有利于(不利于)印度洋水汽向北输送至南疆地区,南疆湿润(干旱)。北疆干湿受纬向西风带影响显著,南欧-中亚位势高度场“正负”(负正)变高时,有利于(不利于)中亚西风带水汽向东输送到西北地区,北疆偏湿(偏干)。西北东部的干湿变化则受经向环流和纬向环流共同控制,南欧-中亚-中国北部位势高度场为“负正负”(“正负正”)变高、中国南部-中国北部位势高度场为“正负”(“负正”)变高时,西北东部湿润(干旱)。从水汽输送来看,影响我国南疆干湿变化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而影响北疆干湿变化的水汽主要来自其上游的里海、咸海和巴尔喀什湖,西北东部则受孟加拉湾、南海、西太平洋的季风水汽输送的影响。(3)印度洋夏季海温异常、夏季北大西洋涛动(NAO)是影响西北夏季干湿变化的重要因子。当印度洋夏季海温升高时,西北西部尤其是南疆湿润,西北东部干旱;反之,当印度洋夏季海温降低时,西北西部干旱,西北东部湿润。当夏季NAO减弱时,北疆湿润,西北东部干旱;NAO增强时,北疆干旱,西北东部湿润。印度洋海温、NAO对西北夏季干湿变化的这种影响在历史时期中也是稳定存在的,且前者通过改变经纬向环流及夏季风系统影响西北干湿,而后者则通过波列的形式向下游传播影响西北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