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圣贤孔子鸟(Confuciusornis sanctus)属基干鸟类,处于鸟类起源、早期演化的早期阶段。因其演化地位的重要性和拥有其他同时期鸟类所无法比拟的大量标本,自发现以来的十余年内,圣贤孔子鸟一直是古鸟类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早期关于圣贤孔子鸟的研究几乎涉及到了古鸟类学研究的各个方面,其中有关骨骼形态学的研究最详细。尽管如此,关于圣贤孔子鸟的骨骼形态学的研究还有很多未知信息,需要修订和补充,这在头部骨骼的研究中表现的特别显著。
本文通过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馆藏的近40件标本进行详细观察,结合早期的工作,对圣贤孔子鸟的骨骼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修改和补充了早期的部分工作。
在对头部骨骼的再研究中,主要修订了上颌骨的外部形态结构,认为其鼻突为二分叉状,部分退化;确认了在恐龙中普遍存在的前额骨亦存在于圣贤孔子鸟中,推测前额骨的退化可能较早期研究认为的要晚;对早期研究很少涉及的腭面结构做了较详细的描述和尝试性的复原,通过与部分兽脚类恐龙、中生代鸟类和现生鸟类腭面结构进行对比,确认外翼骨缺失,腭骨部分退化、翼骨相对较原始,显示了其在鸟类腭面结构进化历程中处于较原始的阶段;通过对吻端各骨骼接触关系的分析,认为吻端较粗壮且结构稳固,应该已具有类似现生鸟类的啄食或凿击的结构基础;通过对腭面功能进行简单的分析,认为其取食方式可能已有转变,即咀嚼功能丧失而吞咽功能加强。总体上说,圣贤孔子鸟头骨较原始,但其吻端已显示这样一种趋势,既从具牙齿的、功能较多的、类似爬行动物的功能或取食方式,向功能更加单一的、类似现生鸟类的转变。
在对头后骨骼的描述中,主要修改和补充了一些细节特征:提出肱骨远端的鹰嘴窝和尺骨近端的鹰嘴突发育;观察到了尺骨后缘上次级飞羽滤泡韧带附着的乳状突起的存在;确认股骨近端发育有大、小及后转子。
虽然本文对圣贤孔子鸟的骨骼形态学做了进一步的工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进一步的工作需要更多新标本或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