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衡量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孕产妇保健水平,主要采用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指标。但是统计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中城市,当孕产妇死亡率已处于低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进一步下降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因此提示需要探索更加敏感的指标来评价这些地区的孕产妇保健水平及工作成效。生命质量是对个体或群体所感受到的躯体、心理、社会各方面良好适应状态的一种综合测量。对围产期妇女进行生命质量评价是一个全面敏感的指标。目前国内外对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的研究较少,国内只有一篇相关文献。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浦东新区作为上海市妇幼保健工作的领头羊,在妇幼保健工作层面理应走在全国前列,但是还没有对上海市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研究的报道。因此,在浦东新区妇幼保健工作中引入“生命质量”的理念,将有助于提升妇幼保健工作的内涵,为进一步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本研究提出了:浦东新区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评价的现况研究,对围产期妇女的整个孕产期,包括产前、产后进行生命质量评价,分析影响孕产妇生命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探讨改善孕产妇生命质量的措施,为制定孕产妇保健政策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本次研究的总目标是:研究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的现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围绕这个总目标,确定以下三个研究内容:1、对围产期妇女的整个孕产期,包括产前、产后进行生命质量评价。2、基于系统评价,对产前、产后的生命质量评价进行纵向比较分析。3、进一步对影响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的围产期妇女的定义为胚胎形成至产后7天,并将围产期妇女进一步分为产前和产后二组人群,随机抽取在浦东新区检查和分娩的孕妇、产妇805例。本课题选用SF-36量表对围产期妇女进行生命质量评价。利用Excel 6.0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5.0 for window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为保证数据质量,还进行了预调查、现场调查质量控制、数据录入质量控制等工作。研究结果和建议1、重视围产期妇女的生命质量本次调查805例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总分平均71.65,八个维度的均数中,最高为心理健康77.17,最低为生理角色限制38.98。围产期妇女的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低于一般年轻女性,提示围产期妇女的生命质量有较大的改善空间。2、年龄对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有一定影响本次研究的围产期妇女平均年龄为27.75岁,95%区间为27.75±3.80岁。研究提示年龄太大或太小对生命质量的都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25~34岁是比较适合的生育年龄。建议社会及保健部门应重视年龄对围产期妇女的影响,日常工作中重视宣传。3、关心浦东新区经济社会状况较差的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本次研究提示,对于怀孕的妇女社会经济因素对生命质量的影响较小,但是对于分娩后的产妇社会经济因素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表现在夫妻双方的经济社会状况较差,产妇的生命质量也较差。建议社会和医疗保健部门关心这部分弱势人群的生命质量,对他们加强围产期方面的知识的宣教,提高知晓率,改变态度,改善行为。4、关心浦东新区外来人口的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外来围产期妇女占本次调查的54.53%,非本市的产妇生命质量明显地低于本市的产妇,建议政府关心外来人口的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5、转变妇幼卫生服务模式,重视预防保健本研究的结果,产后的生命质量高于产前,而且在躯体疼痛维度,二者之间没有差别,说明目前妇产科医疗技术是比较成熟和规范合理的,妇幼卫生服务模式应更重视预防保健。通过本研究显示浦东新区围产期妇女生命质量还有较大的改善空间,但要改善不仅需要保健机构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支持,政府及需方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