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风格翻译是文学风格翻译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在文学风格可译性这个问题上,国内外翻译界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文学风格可译,而且必须翻译出来,其主要代表是亚历山大·泰特勒、尤金·奈达及刘重德等学者。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着许多差异,因此文学风格是不可译的。 本文认为,就小说风格而言,如果将风格看作一个整体,小说风格是可译的,但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对此论点,本论文举出了若干理由。其中,小说风格可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英汉语言在风格上有着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得到了论述;此外,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性又使得小说风格的传译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小说风格的可译性是局限在一定范围内的。 为了进一步论证这一观点,本文以刘重德的翻译原则“切”为依据,以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传世佳作《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及中国译者张万里的中译本为样例,从语音、词汇、句法三个层面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对比分析论证。这里选择“切”的原则的理由是:第一,亚历山大·泰特勒主张的“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一致”,以及尤金·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都太理想,太圆满而难以实现;其次,严复的原则“雅”所适用的范围太窄,它显然不适合非正式或口语化小说的翻译。第三,“切”具有客观性,实用性,因而笔者选用这一原则作为评论小说风格翻译的原则。 马克·吐温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运用地道的美国口语进行创作并大获成功的作家,然而他并不是机械地模仿口语,而是加以巧妙的应用,因此这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和锤炼过的口语。因此《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的风格是充满口语化和地方色彩、很不正式的。这主要表现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 在语音层,原文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省音、不规则发音、创造声音意硕士学位论文MASI’卜I七’5!川515⑧象、大量使用象声词、熟练地运用南方几种方言等方面.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差异,原文中省音、不规则发音、方言三种情况在翻译中却受到了限制. 在词汇层,《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的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用词方面.该小说选用了大量的日常口语词汇,包括一些口语特征很强的感叹词、但语、省略词汇和不合标准的的词语.此外,作者还采用某一方言特有的词汇和作者本人杜撰的词汇,借以加强故事的地方色彩。全篇故事几乎没有使用什么修辞手段,给人以朴素、亲切和真实之感.译者在翻译时精心选词、熟练用字,使译文在风格上尽量接近原文. 在句法层,其风格特征主要体现在句子短、结构简单.无论是叙述部分还是对话部分,语句都非常简略,句子结构多为简单句或并列复合句,且常常不合语法规则,字句重复现象普遍.此外,原文几乎所有句子除主语、谓语、宾语或表语夕卜极少使用修饰语.这种句式使文字表述生动活泼、贴近生活,获得回旋复杳、蕴涵幽深的效果.这些句法上的风格特色译者绝大部分都较好地再现出来了. 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这三个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张万里对《哈克贝里·芬历险记》的风格传译存有着一定的局限性,这可以从原文及译文,中选出的样例分析中得到证明.张万里在翻译《哈克贝里·芬历险记》时主要采用了直译法,但在必要时也使用了释义、增词及减词等翻译方法,其目的在于使译文表达清楚明白.根据刘重德的文体翻译原则“切”,张万里汉译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在风格上切合于原文,总体上是成功的,这就证实了小说文体风格是可译的,但这种可译性又是有限度的,因为严格的文体对等在翻译中是不存在的.可译性的度有多大,主要取决于原文与译文在三个层面上的异同比例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