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目的:明确晶体液麻醉后输注即共负荷在低血压防治效果上优于预负荷。方法:我们以“剖宫产”、“液体治疗”、“晶体液”、“预负荷”、“共负荷”和“随机对照实验”为关键词在Pubmed数据库、Cochrane临床试验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其他数据库里进行全面检索,经整理、筛选后对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主要结果是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其他结果是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术中血流动力学改变(心率、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新生儿结果(如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使用Revman 5.2和STATA 1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0篇文献共涉及824个病人,均被用于分析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统计分析后结果显示,与预负荷相比,共负荷能明显减少与腰麻相关的低血压发生率。(57.8%vs 47.1%,OR[95%CI]1.62,[1.11–2.37],P=0.01),与共负荷组相比,预负荷组更容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OR=1.71,95%CI=1.07–2.04,P=0.02)。除此之外,预负荷组的术中恶心或呕吐发生率高于共负荷组(OR=3.40,95%CI=1.88–6.16,P<0.0001)。在新生儿结果上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临产妇在脊髓麻醉剖宫产时接受晶体液输注方案上,共负荷方案能减少术中产妇低血压的发生率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第二部分目的:在实际临床实践中观察不同晶体液管理方案即预负荷和共负荷对腰麻剖宫产产妇术中的影响,明确晶体液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12例年龄20到35岁,孕周在37周-42周,ASA分级I到II级,择期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2组:预负荷组/P组(n=6)和共负荷组/C组(n=6)。P组采用15毫升/公斤乳酸钠林格氏液20min内麻醉前输完+10-15滴/min林格氏液术中维持,C组采用腰麻后15毫升/公斤乳酸钠林格氏液20min内麻醉时输完+10-15滴/min林格氏液术中维持。观察并记录:年龄、体重、孕周、手术时间、尿量、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是否发生低血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及剂量、心率(HR)、舒张压(SBP)、收缩压(DBP)、经皮氧分压(Ptc O2)、经皮二氧化碳分压变化(Ptc CO2)、新生儿结果(Apgar评分,脐动脉(PH、BE)。结果:研究共纳入12例产妇,预负荷组/P组(n=6)和共负荷组/C组(n=6)。本研究在比较尿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水平时,只有术后尿量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而两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水平、手术开始前及手术期间增加的尿量没有统计学差异。在术中不良事件包括低血压发生率,血管活性使用情况,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改变、新生儿结果上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晶体液的不同时间输注方案里未能发现任何有益处的结果,然而,由于本文纳入的样本量过少,需要更大样本量来进行观察,才能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