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 Back translation of English Literary Works about Chinese SubjectS-Taking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4414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过程除了英汉互译外,还存在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即当作者用英语写作时,势必会将一些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携带过去”,因此这类英文作品承载着文化翻译的功能。所以,当译者再将这类作品译回汉语时,在一定程度上便属于文化还原,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回译。此类文学作品根植于中国文化,即是用英语表达了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事件和意象,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其英文创作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带了翻译的性质。再把他的文章翻译成中文时,译者就要考虑如何将这些中国文化信息恢复原貌。正如顾玉萍(2008)讲到“作为一种特殊的翻译形式,回译被广泛应用于文化还原、对比语言学和翻译研究中,并在古今不同民族和文化问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苏东坡传》的两个汉译本进行评析,欲引起译界对此译本的兴趣以及对中国文化作品海内外译本的关注,对该译本的翻译研究提供借鉴。本文试图通过探索中文题材英文文学作品回译现象对经典翻译著作进行分析为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和补充。本文作者根据《回译研究》(王正良,2007)中提出的关于回译概念,探讨译者在正确还原同一源语文本时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归纳了导致译者未能正确还原的几个问题,即译者对相关文化知识的缺乏,对语境的忽视,对原文文化信息的任意删减等。本文还讨论了回译与翻译研究,提出回译研究必须以承认回译和翻译一样是一种交际为前提,但回译实质是一种复制原交际的交际行为。回译者和译者一样同样受到了一定时间和空间等多种因素制约,而传统上为了比较两种语言结构差异的回译,则只能是一种新的翻译交际行为。为此,在利用回译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时,不仅要认真审视译文和回译文,还必须认真审视译者和回译者,这样才篚真正认识到回译在相关领域中的价值和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西方的概念隐喻理论,本文以汉语十二生肖为例,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指称人的动物隐喻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相似与相异之处,并分析了其相似或相异的原因。   动
本文主要研究文本冈素对中国英语学习者预期推理的生成及其编码的影响。学者们已经逐渐意识到预期推理在阅读理解中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推理的最小假设检验和建构主义模型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原作的理解和阐述不可避免地受到其所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和自身价值观的影响。翻译研究随着“文化转向”,已经
众所周知,语用学,这个曾经的“废纸篓”,现在已经成为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对语用学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语用学领域内的相关话题。而其中话语标记语就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