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视野与文学作品重译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on521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作品重译现象十分普遍,同一文学作品往往有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同时存在。但为什么要重译?受文本中心论和作者中心论的影响,过去对重译现象的研究主要停留在经验论上,即侧重于译本间的比较或译本与原文的比较,强调的是翻译技巧。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尧斯等人提出接受理论,为文学翻译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基础,使文学翻译的研究不再是以文本为中心、译者为媒介、读者为被动接受者的单向过程,而是研究译者与文本、译者与译文读者的不断对话过程。 作为接受理论的核心概念,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阅读一部作品前受其全部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影响而构成的对作品的审美定向和接受的心理趋势。考虑到历史、文化、意识形态和个体差异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将期待视野细化为历史视野、文化视野、语言视野、政治视野、经验视野和审美视野。通过对各种视野加以界定,发现它们的共有特征:即历史性和主体性。以下所说的“视野”均指所有视野的综合。 文学翻译是对话性、艺术性、创造性的活动,在此过程中,译者从其主体性、历史性的视野出发,对文学文本做出阐释。文学文本是原文作者视野的客体化,具有未定性(受原文作者视野影响)和确定性(知识的客观性)。其未定性为译者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文学性越强的作品,其美学特征就越丰富,就越需要译者的参与,译者视野的作用表现得越强烈。但任何主体都无法摆脱客体的制约,文本的确定性又迫使译者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文本做出阐释,译文读者审美期待的历史性也时时制约着译者视野的自由发挥。因此,译本实则是翻译过程中三个主体的不同视野的对话(原文作者视野与译者视野,译者视野与读者视野,过去和现在)的结果。然而,原文作者视野不仅具有历史性和主体性,而且模糊地掩藏于文本之中;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译者因不同的视野会对同一文本产生不同的理解;不同时代的读者因不同的审美期待也对翻译作品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三大因素决定文学作品的初译本肯定不会成为一劳永逸的传世之作,由此而为文学作品的重译留下了空间。 同时,新译本的产生又不断拓宽和更新读者的审美期待和后代译者的各种期
其他文献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大力推进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形势下,不断探索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方式,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国
本文首先回顾了关于语言习得的各种理论。这些理论可以分为三类(Ellis,1994):行为论、先天论和互动论。互动论则把语言发展看成是语言环境和内在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
集作家、民俗学家和人类学家于一身的佐拉·尼尔·赫斯顿可以说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因为她的作品涵盖了散文、短篇小说、戏剧、小说和人类学专著。赫斯顿晚年的时候,其人和作品都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加味生化汤及配合针刺治疗药物流产术后流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药物流产指征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同样方法服用米非司酮配米索前列醇,
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着眼巩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习主席谈到深化改革时讲,“机会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两种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归化主要是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运用目的语文化的表达,方便读者阅读和接受。其代表是Eugene A.Nida和他的“功能对等”理论。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作为美国南方杰出的女性小说家,她倾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她的经典之作《婚礼的成员》讲述了一个敏感而爱幻想的
当今世界全球化日益显著并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深及扩展,中国文化的推广成为了迫切需要。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成为一个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