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语法家、词典编撰家,也是我国现代汉语体系和汉英对比学科的开山鼻祖。但鲜为人知,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翻译家。较之其他著作,学术界对其文学翻译作品关注不够。吕叔湘第一个把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斯·华顿的《伊坦·弗洛美》译介到中国,译文精美,堪称典范。 本课题拟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出发,以吕叔湘译《伊坦·弗洛美》为个案进行研究,探究吕叔湘在新文化、抗日战争的背景下适应选择翻译《伊坦·弗洛美》的原因和翻译策略,以及吕所具备的译者素养。论文分五章,第一章为引言,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第二章通过对吕叔湘翻译《伊坦·弗洛美》时的各种生态翻译环境要素进行分析,探求译者,在当时新文化、抗日战争的背景下,在书店朋友的极力要求下,为满足救国救民的外部需要以及自身开启民智的内部需要而选择翻译《伊坦·弗洛美》。第三章分析吕叔湘的翻译思想、学术背景和工作经历,分析其“双语双文化能力”和“翻译文学作品能力”,探究吕叔湘作为译者的基本素养,说明选择翻译《伊坦·弗洛美》是吕叔湘对其能力的适应与选择。第四章在对比原著和译作的基础上,从语言维和文化维探究译者吕叔湘在翻译表情类文本《伊坦·弗洛美》的过程中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考察其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语言维上,为了便于我国当时普遍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们理解,吕叔湘在词汇层面上尽量使用方言、四字成语,并通过中英词性转换的方式,进行翻译,使得译文通俗自然。句子层面上,把英语的主谓、右分支、抽象概念句式,分别转化为汉语的话题-评论、左分支、具体概念句式。篇章层面上,吕叔湘进行了替代到重复的英汉转化、并用汉语的表达习惯处理了英文在省略和指代方面的表达习惯。文化维上,吕叔湘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运用了国人所熟知的的文化意象、习语进行翻译,具体分为中国文化元素的添加和西方文化信息的归化,使得译文流畅自然,毫无生硬之感。第五章为结论,指出本研究的意义和不足。本论文旨在说明具有双语双文化和文学翻译能力的吕叔湘为适应救国救民的外部需要和自身开启民智的内部需要而选择翻译《伊坦·弗洛美》,并探究了其如何运用中国本土语言与文化资源对原作进行适应选择性翻译,同时又确保异域文化输入以达到自己翻译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