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中的SOD和GLU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cen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中的SOD和GLU的影响,来揭示针灸有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从而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针灸治疗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   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尼莫地平注射液模型组(C组),电针治疗组(D组)。除假手术组外,所有大鼠采用改良的Pulsineli四血管法造模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治疗7天后,观察大鼠的一般行为活动后,然后抽取适量的大鼠血液作为标本,用生化检测方法检测SOD和GLU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分析。   结果:主观对比观察后,治疗组大鼠的精神、活动、饮食等较其他组佳。检测指标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血浆中SOD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而GLU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电针组大鼠血浆中SOD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而GLU含量下降(p<0.05),与西药组相比,均为明显差异(p>0.05)。   结论:第一,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第二,能够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SOD含量,提高了大脑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同时减少GLU的含量,减少了兴奋性氨基酸对于神经毒性的作用。两方面保护了大脑,改善了缺血的相关症状。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历史学科教学的特点,探讨了提高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的方法和途径,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详细展开。  一、以“史”为鉴,重视历史教育的史学研究特点  研究性学习不仅要重视结果,而且要重视过程,更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治史方法与以史为鉴的科学精神。教学过程是一个学与思的过程,问题的设计更需要技巧,需要“以史为鉴”。教师在设计研究问题时,应该寻找一些教材的重点问题,并尽可能贴近现实生活中
摘 要: 历史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作者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在历史学习中逆向思维、活化思维、潜在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逆向思维 活化思维 潜在思维    在当前全面倡导减负增效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谈谈启发学生思维的三种方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一、改
浩渺的历史长河在我们面前展现了缤纷多彩的画卷,让我们为之感叹不已。每一节历史课学生也从中得到了丰富的知识,陶冶了情操。在高考形势依旧严峻的时刻,学生刻苦学习历史的主要目的显然是得到分数、提高等级,为高考的胜利铺平道路。但作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历史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得到高分,使他们走向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完成父母交给他们的任务,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历史课上得到生活的动力,使历史在他们
摘 要: 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设备落后,学生知识面狭窄。许多学生对历史课的印象是枯燥乏味,死记硬背,因此对历史课没有兴趣。想要学好历史,首先要有兴趣。历史课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习与兴趣的关系;抓住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  关键词: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 新课标 兴趣培养    在农村,由于学校设备落后,学困生面广,学生知识面狭窄。很多老师、家长、学生把历史课当作“副课”而不重视它
目的探讨儿童四肢肌肉内常见脉管畸形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特征,以降低误诊率、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2例病理诊断为肢体肌肉内脉管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为(8.1±3.7)岁,范围为3~16岁;21例因触及局部肿块就诊,11例因患肢疼痛就诊(4例并发跛行及患肢失用性萎缩)。初次就诊时,诊断肌肉内脉管畸形26例,生长痛
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颗光辉灿烂的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蕴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适当运用诗词、成语辅助地理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在地理课堂中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在美的享受中使学生获得知识,受到启迪。  一、诗词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中,有时巧借一句趣语,授课会增加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辽阔的疆域”讲到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行政区划就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一般要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我国的行政单位,是根据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国防力量,有利于对全国经济进行有计划的统一领导,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有利于增进全国
21世纪是创新知识的世纪,教育、特别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学教学、素质教育中创新意识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中学的基础知识教学,特别是理科教学,是对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基础自然科学知识成果的传播再现,不具有首创性。所以,中学物理中的创新教育不是去开拓和创新未知的知识和知识体系,而是创设一定条件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模拟、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