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浆中的SOD和GLU的影响,来揭示针灸有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从而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针灸治疗提供更多的实验依据。
方法:将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尼莫地平注射液模型组(C组),电针治疗组(D组)。除假手术组外,所有大鼠采用改良的Pulsineli四血管法造模法造模,造模成功后,各组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治疗7天后,观察大鼠的一般行为活动后,然后抽取适量的大鼠血液作为标本,用生化检测方法检测SOD和GLU含量的变化并进行分析。
结果:主观对比观察后,治疗组大鼠的精神、活动、饮食等较其他组佳。检测指标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的血浆中SOD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降低(p<0.01),而GLU含量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1)。治疗后,电针组大鼠血浆中SOD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增高(p<0.01),而GLU含量下降(p<0.05),与西药组相比,均为明显差异(p>0.05)。
结论:第一,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有显著的治疗作用。第二,能够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SOD含量,提高了大脑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同时减少GLU的含量,减少了兴奋性氨基酸对于神经毒性的作用。两方面保护了大脑,改善了缺血的相关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