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理种群间蜥蜴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比较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z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繁殖输出和学习行为的角度,以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cephalus)的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和蜥蜴科(Lacertidae)麻蜥属(Eremias)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蜥蜴类在不同地理区域间的差异。实验动物采集地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二连浩特市西段(43.24°N,111.27°E,海拔1065 m)和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库不齐沙漠东缘(40.21°N,111.12°E,海拔1042 m)。采集主要以怀卵雌蜥为主,捕捉的两种蜥蜴带回实验室按照不同的种群分开饲养,并进行怀卵雌蜥的繁殖孵化和母体身体数据的测量;产出的卵要进行称量,统计卵重、窝卵数、窝卵重、相对窝卵重等一系列指标;待幼体孵出后统计孵化期、孵化率、及幼体相对的身体数据;繁殖母体产后恢复完全及幼体达到10±1日龄时,进行学习行为的实验,统计成功得分数、成功进入的时间及错误次数等数据;待测试结束后,在幼蜥15±1日龄时进行详细的身体数据测量。1.两地理区域荒漠沙蜥繁殖输出的比较在繁殖母体身体数据的比较中,鄂尔多斯种群的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F1,29=10,P<0.01)、产后体重BW(F1,29=5.329,P<0.05)和腋跨距AL(F1,29=4.973,P<0.05)均显著大于二连浩特的种群,并均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呈正相关关系。在繁殖特征的比较中,两地理荒漠沙蜥种群间除卵重(F1,29=4.446,P<0.05)有显著差异,并且鄂尔多斯种群的卵重大于二连浩特种群外,窝卵数(F1,29=0.399,P=0.533)、窝卵重(F1,29=4.082,P=0.053)、相对窝卵重1(F1,29=0.063,P=0.804)、相对窝卵重2(F1,29=0.04,P=0.843),差异均不显著;两地理区域的窝卵数及窝卵重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都呈正相关关系,均随繁殖母体头体长的增长而增大,而两地理种群的卵重和相对窝卵重与繁殖母体的头体长(SVL)无关;两地理区域间卵重和窝卵数两者之间均呈明显的负相关干系;二连浩特的窝卵数变异系数为0.302、卵重变异系数为0.207,鄂尔多斯的分别为0.258、0.171,前者的变异度均大于后者。在孵化期和孵化率上,两地理区域间荒漠沙蜥都没有显著性区别,二连浩特的平均孵化期为36.52d,鄂尔多斯的平均孵化期约为35.36d,孵化期(F1,53=1.770,P=0.189)二连浩特长于鄂尔多斯;在孵化率(X2=2.488,P=0.778)上,一共入孵94枚荒漠沙蜥的卵(二连浩特:44枚,鄂尔多斯:50枚),二连浩特成功孵化率为61.36%,鄂尔多斯成功孵化率为62%。其中,二连浩特畸形率占3.7%,鄂尔多斯畸形率占9.7%。在幼体身体数据中,二连浩特种群的荒漠沙蜥幼体(1日龄)的头体长(SVL)、体重(BW)、尾长(TL)均小于鄂尔多斯种群,并除头体长(SVL)外,均有显著性差异,头体长SVL(F1,51=3.457,P=0.069)、体重BW(F1,51=5.144,P<0.05)和尾长TL(F1,51=27.675,P<0.01)。在荒漠沙蜥幼体(15±1日龄)时除头体长SVL(F1,51=2.930,P=0.093)没有显著性差异;尾长TL(F1,51=28.769,P<0.01)、头长HL(F1,51=18.357,P<0.01)、前肢长FL(F1,51=22.677,P<0.01)、后肢长PL(F1,51=48.192,P<0.01)均有极显著的差异。2.两地理种群间两种蜥蜴学习行为的比较在成功逃脱得分上,成体的荒漠沙蜥(F1,31=1.611,P=0.214)和丽斑麻蜥(F1,28=1.037,P=0.317),及幼体的荒漠沙蜥(F1,30=0.366,P=0.550)、丽斑麻蜥(F1,23=0.044,P=0.836)在地理区域上均没有显著性区别,在学习行为的表现上,二连浩特的荒漠沙蜥成体表现学习行为较差,其他蜥蜴均表现出学习行为。在学习能力的比较中发现,只有两地理区域间荒漠沙蜥的成体在成功逃脱(X2=6.315,df=1,P<0.05)上有显著的差异外,两地的荒漠沙蜥幼体(X2=0.016,df=1,P=0.900)、丽斑麻蜥成体(X2=0.752,df=1,P=0.386)及幼体(X2=0.015,df=1,P=0.903)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并且成功脱逃的次数呈现先增加在实验后期又下降的趋势;在错误次数上,两种蜥蜴(成、幼)在地理区域的比较中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整体随着实验次数的增加呈下降趋势。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是日新月异取得突破。机器人在民用、军用等方面已经越来越举足轻重了。移动机器人能够在未知环境下,通过自身配备的传感器感知外界环境
随着人类航天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火星探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而探测器的自主地质分析是远程环境下需要重点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自动检测识别场景中的岩石,有选择性的针
随着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发展,对室内定位的需求变得更加强烈,在温室大棚中,可利用室内定位技术实时定位操作人员并远程指导,提高工作效率;在农作园中,室内定位技术可为农业机器
电能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平时的生活中,然而电能质量如不能达到规定的要求,会给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带来种种问题,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而在电能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带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扩大内需的潜力所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提出论断:美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城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基本经济国情已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但是目前我国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过度依赖于物质资源的投入,形成了对资源和能
中国东部由东北地区,华北克拉通和华南块体组成,由于受到西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俯冲滞留的影响,地幔转换带及其附近的结构产生了复杂的变化。410 km间断面和660 km间断
在图像的获取、传输和存储过程中,受到成像设备的限制或者外部环境的干扰,容易产生图像噪声。图像噪声是指在感光器件接收光信号并输出的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像素。图像噪声会造成图像质量下降,对人眼视觉感知图像信息或者目标分割、检测以及识别等后续处理产生影响。图像去噪的任务是抑制噪声对图像的干扰,同时保持图像的真实性。鲁棒主成分分析模型旨在分离观测数据中潜在的低秩成分与稀疏成分,将观测图像分解为低秩的清晰图像和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低功耗传感器节点通过自组织的方式形成一种多跳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该网络可以对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监测,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军事、医疗等各个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人类创造了极大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付出了自然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环境遭受破坏的巨大代价。如今的人类面临着愈来愈严重的自然生态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