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NP1的NP2”的句法语义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514027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对”字结构,如:对他的意见,对学生的批评,对祖国的忠诚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对NP1的NP2”结构,并从句法、语义的角度,对“对NP1的NP2”结构的内部结构、潜在歧义进行了全面考察。  本文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对“对NP1的NP2”的各个节点进行了再分析。因为汉语介词由动词演变而来,所以“对”作为介词具有动词和介词的双重性,在本文中只讨论起表示“动作的趋向和对象”这一介词方面的特性。通过对汉语语言事实的分析论证我们发现,在此结构中,NP1存在着诸多限制条件,如NP1可以是个体名词,集合名词,人称代词等,但不能为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对于“的”字,我们认为它就是普通关系结构中的“的”,可以被视作标句词。  本文的重点放在了对NP2的分析上。由于“对NP1的NP2”中NP2可以由NP,VP,AP充当,我们对此分别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对NP1的NP2”是完整句子投射的一部分,“的”后的中心词成分是动词的宾语经过关系化提升生成,然后动词被省略,简言之“NP0对NP1的NP2”,由“NP0对 NP1 V NP2”转化而来。具体说来,“NP0对NP1的NP”源于“NP0对 NP1 V[±有] NP”,NP为二价名词;“NP0对NP1的NP2”来自“NP0对 NP1 V[+轻] VP”,“NP0对NP1的AP”基于“NP0对 NP1 V[±是] AP”。这样解释的优势在于可以把“对NP1的NP/VP/AP”统一于一个公式。  最后,我们阐述了该结构的歧义现象,并运用配价理论从降级述谓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歧义的原因,发现当降级宾语具有[+人]的语义特征时,歧义就会出现。要消除歧义,只有将其放在句子中,借助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他文献
一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在探讨语言教学的"最好方法",随着心理学、语言学等相关领域的发展,各种教学理论,往往兴盛一时,最终由于其自身的缺点,或机械的套用而失去活力,结果不
自十九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就有关话语表现方式问题做了广泛研究.自由直接引语一直以来就是五种话语表现方式(自由直接引语,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人物话语的叙述性
该文研究美国通俗文学的一个分支——幻想小说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美国小说一开始就采取通俗小说的形式,两百多年来美国通俗小说走过了一个模仿、成熟、发展、繁荣的历史进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宣传工作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人们日益重视对外宣传材料的翻译,在这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并且取得了重要成果.然而,以往对外宣材料英
该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语篇及衔接和翻译的关系.第二部分主要依据韩礼德在《英语的衔接》中所论述的四种语法衔接方式:照应,替代,省略和连接,对英汉及汉英翻译
双及物构块(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作为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一直是各种语言学流派关注的焦点之一.该文试图基于Hunston and Francis(2000)和Sinclair et al(1995
采用前加碱胶束共聚-共水解法制备了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和新型孪尾疏水单体N,N-二正辛基丙烯酰胺的三元共聚物P(AM/NaAA/DiC8AM),利用FTIR和1H-NMR确定了共聚物的结构,测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