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中一种特殊的“对”字结构,如:对他的意见,对学生的批评,对祖国的忠诚等,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对NP1的NP2”结构,并从句法、语义的角度,对“对NP1的NP2”结构的内部结构、潜在歧义进行了全面考察。 本文从语言描写的角度,对“对NP1的NP2”的各个节点进行了再分析。因为汉语介词由动词演变而来,所以“对”作为介词具有动词和介词的双重性,在本文中只讨论起表示“动作的趋向和对象”这一介词方面的特性。通过对汉语语言事实的分析论证我们发现,在此结构中,NP1存在着诸多限制条件,如NP1可以是个体名词,集合名词,人称代词等,但不能为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对于“的”字,我们认为它就是普通关系结构中的“的”,可以被视作标句词。 本文的重点放在了对NP2的分析上。由于“对NP1的NP2”中NP2可以由NP,VP,AP充当,我们对此分别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对NP1的NP2”是完整句子投射的一部分,“的”后的中心词成分是动词的宾语经过关系化提升生成,然后动词被省略,简言之“NP0对NP1的NP2”,由“NP0对 NP1 V NP2”转化而来。具体说来,“NP0对NP1的NP”源于“NP0对 NP1 V[±有] NP”,NP为二价名词;“NP0对NP1的NP2”来自“NP0对 NP1 V[+轻] VP”,“NP0对NP1的AP”基于“NP0对 NP1 V[±是] AP”。这样解释的优势在于可以把“对NP1的NP/VP/AP”统一于一个公式。 最后,我们阐述了该结构的歧义现象,并运用配价理论从降级述谓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歧义的原因,发现当降级宾语具有[+人]的语义特征时,歧义就会出现。要消除歧义,只有将其放在句子中,借助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