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航天电源控制系统是航天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工作寿命是决定航天器工作寿命的关键因素,航天电子产品曾出现由于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工作寿命过短,造成航天器工作寿命提前终结的情况。本文从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基础的寿命特征识别、寿命量化及控制机理模型、工艺控制、全过程可靠性信息识别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失效的因素,开展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关键模块的可靠性分析。同时,由于无法准确控制航天电源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航天电源控制系统是航天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有效工作寿命是决定航天器工作寿命的关键因素,航天电子产品曾出现由于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工作寿命过短,造成航天器工作寿命提前终结的情况。本文从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基础的寿命特征识别、寿命量化及控制机理模型、工艺控制、全过程可靠性信息识别等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影响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失效的因素,开展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关键模块的可靠性分析。同时,由于无法准确控制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内电子产品的工作寿命,航天电源控制系统不得不设置很多冗余及备份组件,造成体系复杂、重量大、功耗高等问题,使得航天器结构复杂化且可靠性降低。本文以航天电源控制系统的关键模块功率变换电路为研究对象,对功率变换电路研制全过程进行可靠性分析和评估,其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多阶段任务系统的故障机理分析。首先总结了多阶段任务系统的特点与可靠性建模方法;然后梳理航天电源控制系统不同任务需求下的全寿命周期任务剖面,确定各个任务阶段所经历的载荷大小及持续时间,建立了航天电源控制系统的多阶段任务工作及环境载荷剖面;最后对关键模块展开故障机理分析,确定航天电源控制系统的薄弱环节和敏感载荷。(2)基于电子表面组装技术的故障树分析。总结了电子表面组装技术的特点和故障树分析方法的实施步骤;对航天电源控制系统中电路板焊点研制全过程进行失效原因分析,结合失效原因分析的结果,对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关键模块开展故障树分析,确定系统失效概率和薄弱环节。(3)采用贝叶斯网络对有冗余设计的采样电阻单元建立可靠度模型。介绍了造成系统共因失效原因的相关分析方法和贝叶斯网络的理论基础;分析得出采样电阻的工作状态并不是简单地失效或正常工作,采样电阻单元呈现出短路、开路和正常连通等多种状态。基于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关键模块的故障树分析,选取监测系统中功率变换电路部分的监测数据,选取β-因子模型,计算采样电阻单元的系统可靠度,将计算结果与实际结果对比发现误差很大。基于此,用软件GeNel将航天电源控制系统关键模块的故障树转化为贝叶斯网络模型,并计算了可靠性参数,计算结果表明系统在考虑共因失效时可靠度更低,更符合实际情况。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空间Rd(d≥2)中具有牛顿和库伦相互作用的布朗粒子系统的混沌传播间题,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考虑具有牛顿相互吸引作用的随机N-粒子系统。假设N个粒子的初始状态独立同分布,其共同的分布密度函数为po∈L∞(Rd)∩L1(Rd,(1+│x│)dx)。在截断系数为s~(lnN)-1/d的条件下,本文严格证明了:(a)光滑化粒子系统的混沌传播且相应的平均场极限方程为Keller-Sege
随着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行业的发展,自动测试设备(automatic test equipment,ATE)市场对集成电路测试仪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集成电路测试仪作为一种专业的测试仪器设备,其校准技术也亟待发展。集成电路测试仪的测试参数种类丰富,需要定期对其进行全面的校准,以保证各项参数的指标都能达到测试使用要求。本文设计的混合集成电路测试仪自动校准系统提供512个
信息技术与半导体工艺的日益发展,在提高装备性能的同时也使其自身复杂性不断增加。为保证装备维修性、可靠性、可用性以及战备完好性等指标,故障诊断测试也历经了由简单到先进、由外部到机内的发展阶段,可测性设计也成为装备设计初期需注重的关键环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一种通信装备的机内测试技术进行研究与实现,设计了一种面向通信装备故障诊断测试的BIT(Built-In Test)硬件平台。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
分子电子学是纳米电子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终极目标是利用单个分子或分子团簇构建功能化的电子元器件。随着微纳米尺度上的探测技术的进步,单分子尺度上的新物理效应都逐渐显现出来。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许多的研究都报道了在单分子结中的分子电导特性以及如何控制分子结中的电子传输,经典的中性分子体系,如饱和烷烃链分子和含有不饱和碳链的共轭分子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然而,具有大偶极电子结构的分子体系中的电荷输运特性的
和自然原子相比,固体量子系统具有尺寸较大、耦合较强、容易大规模集成等优点。而混合固体量子系统能够利用各个系统的优点实现一些复杂的功能,可以设计成一些新型的量子相干器件。如微腔、超导量子比特和机械振子组成的混合系统中的电磁诱导透明现象可以用来设计单光子或者双光子开关;纳米机械振子与传输线振子同时和超导量子比特耦合可以做成量子传感器,利用量子比特调控机械振子和传输线振子之间的信息交换;而两个回音壁模式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和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逐渐成为主流的发光技术,因其响应快、功耗低、色彩鲜艳、对比度高、轻薄和可柔性等优势吸引研究人员投身研究。经过几代发光材料的发展,目前的研究重点逐渐转移到热辅助延迟荧光(TADF)材料上,而激基复合物(Exciplex)体系在实现延迟荧光发射的同时极大简化了材料的分子设计,是一种具有光明前景的材料体系。但是目前激基复合物OLED相关研究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切序列。它是具有最小复杂度的非周期序列,被数学家、物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等长期而广泛的研究。切序列有很多等价的名称,例如:Strumian序列、rotation序列、Christottel词、Beatty序列、characteristic序列、balanced序列等等。本文讨论了三类典型的切序列的间隔序列性质。令ω为序列的一个因子,它在序列中出现无穷多次。ωp表示ω第p次出现,Gp
超快电子衍射(UED)是用于观测物质和材料超快结构变化过程的探针工具,在物理、化学、材料等学科前沿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Me V UED利用微波电子枪获得超短电子束团并从衍射样斑中获得样品结构演化的信息。相比于传统的静电高压加速的ke V UED,Me V UED具有电荷量更高、穿透能力更强等优势。本论文围绕Me V UED的系统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设计搭建了Me V UED装置并开展了超快物理
随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的特征尺寸逼近物理极限,功耗问题成为制约集成电路芯片性能提升的主要瓶颈。而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功耗与器件的亚阈值摆幅密切相关。由于载流子分布受玻尔兹曼热力学定律的限制,传统场效应晶体管的亚阈值摆幅存在60 mV/dec的理论极限。引入铁电负电容可以放大栅极电压对沟道的控制作用,使晶体管器件突破这一理论极限值。由此,铁电负电容场效应晶体管成为发展低压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将建成20万公里长的铁路干线,解决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钢轨作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恶劣的运行工况和制造缺陷,在列车往复碾压下将会产生伤损;钢轨伤损对人民生命物质安全有潜在威胁,有必要对钢轨伤损进行检测分析。调研发现,目前钢轨伤损的检测多采用仿真计算,电涡流无损检测的正向解析求解较少;钢轨动态巡检时,动静区域的网格划分是一个难题;无损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