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有研究发现大脑皮质不同区的功能是不一样的,前额叶皮质区在认知加工抽象性方面具有规律性。关于抽象性的认识最早来自卡尔拉什利(1951),他认为行为存在等级结构,包括嵌套的子程序。后来Koechlin和Summerfield(2007)提出一个有影响的假说:PFC的前尾端轴在行为的过程中是等级组织的。 近十年来,仅有数量有限的文献考察了抽象表征等级层次的相关脑皮质区,尚无研究者深入讨论这些脑皮质区在抽象表征等级层次的各自作用及动态加工机制。为研究这一动态过程,有必要借助时间分辨率更高的技术手段来考察抽象表征等级层次的神经过程。基于此,本研究设计了不同等级层次的抽象表征任务,共包括两个实验: 实验一主要考察数字和字母所构成的具有等级层次的规则抽象表征任务的认知神经机制。要求被试对不同等级的规则抽象任务作出靶与非靶反应,以期考察不同等级抽象表征的ERP波形、ERP成分以及时间过程和激活区在整个大脑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等级越高的靶线索,决策的不确定性越高,诱发的N2更大;相反,等级越低越具体,诱发的N2更小。此外不同等级的背景线索的认知更新不同,越低等越具体的背景线索,认知更新越彻底;相反,越高等越抽象则越不能彻底更新,特别是高等的靶,由于更多的不确定性,导致不能做出可靠的决策,因而认知背景不能更新,所以高等靶线索的P3波幅最小。 实验二主要考察数字构成的具有等级层次的关系整合的抽象表征任务的认知神经机制。要求被试对具有等级层次的不同关系类型作出相应的反应,以期考察关系整合认知加工中的认知神经机制,建立关系整合抽象的神经机制模型,探讨研究关系整合抽象与规则抽象类型神经机制的不同。结果表明:与低等关系类型相比,高等关系类型诱发的P2波幅更大,可能反映了更大强度的知觉编码;与高等关系类型相比,低等关系类型诱发的N2波幅更负,这可能反映了认知加工在P2基础上的延续,高等关系降低了认知负荷加工需要而低等关系认知加工反而增强了。除此之外,与低等关系类型相比,高等关系类型诱发的P3波幅更大,暗示了不同的结果评估加工和背景更新。 纵上所述,本论文的结论如下: (1)规则抽象表征加工和关系整合的抽象表征加工都诱发了N2和P3波,可能说明了不同的认知加工机制。实验一的N2成分可能反映决策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P3成分可能反映认知背景的更新;实验二的N2成分可能是P2基础上认知加工的延续,P3成分可能暗示不同的结果评估加工和背景更新。 (2)与规则的抽象等级加工相比,关系整合的抽象表征加工诱发了P2波,不同等级的关系整合在P2波幅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能反映了不同强度的知觉编码。 (3)规则的抽象表征加工表明显著性的类型差异,而关系整合的抽象表征加工没有显著性的关系类型差异,这一差异性的存在可能反映了心理机制与认知加工机制的不同。 (4)大脑皮质的激活表明:认知加工越抽象,皮质激活区越靠近前端,这可能更适合肯定式的任务范式,将来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支持。 (5)规则的抽象表征和关系整合的抽象表征同属于抽象表征的类型,可能反映了不同的加工机制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