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①基于“骨正筋柔”理论,探讨从力学因素的角度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②基于“骨正筋柔”理论,研究中医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以及手法是否有助于纠正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力线改变和软组织失衡;⑨研究通过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下肢力线偏移与骨关节炎严重指数改善之间是否有相关性。 方法:①采用回顾性研究,回顾中医古籍文献和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以及通过研究下肢力学因素与膝骨关节炎发病和进展的关系,从力学因素的角度探讨膝骨关节炎的手法治疗。②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并完成基于骨正筋柔理论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案,评价手法组和西药(口服扶他林)组的WOMAC评分、疼痛VAS评分、5次连续坐-立时间、15米直线行走时间、中医证候指标、膝关节软组织压痛、X线片相关角度测量以及疗效判定。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共71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完成临床试验,其中手法组39例,西药组32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疼痛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显示出一定疗效,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组间比较,两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两组治疗均可减轻膝关节疼痛、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分析,手法组有效率为94.87%,西药组有效率为90.62%,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短期疗效相同。X线测量分析,手法组治疗前后股胫角和关节间隙夹角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胫骨角治疗前后无改变,西药组治疗前后股胫角、胫骨角、关节间隙夹角均无改变;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膝关节压痛评分比较,手法组治疗前后压痛程度有明显改善,西药组治疗前后压痛程度无明显改善,提示手法组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压痛有改善作用,而口服扶他林对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压痛没有影响;治疗后组间比较,两组有显著差异,提示手法组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的调节作用优于扶他林。治疗后手法组患者下肢力线偏斜与骨关节炎严重指数改善有相关性。 结论: ①“骨正筋柔”是中医理论对于膝骨关节炎从力学角度进行治疗的原则,在“骨正筋柔”理论指导下,通过纠正“骨节错落”以及“筋急筋纵”,能够提高膝关节的力学性能,改善症状。 ②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骨节错落”主要表现为下肢力学轴线异常;膝内翻发生率高于膝外翻,股胫关节内侧间隙狭窄多于外侧间隙狭窄;测量站立位膝关节X线片可以量化分析下肢力线异常情况。 ③膝骨关节炎患者“筋急筋纵”表现为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压痛与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软组织不平衡、膝关节不稳定有关,通过触诊了解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压痛情况,可以判断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失衡的程度。 ④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能够有效缓解疼痛、提高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手法组和西药组的短期疗效相同。 ⑤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在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的同时,对于下肢力线异常和膝关节软组织失衡有一定的修正作用;手法组患者下肢力线偏斜与骨关节炎严重指数改善有相关性;手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对于膝关节疼痛和功能的改善可能与手法对软组织失衡所造成的膝关节应力异常有一定程度的修正作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