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不是潘金莲》是中国著名作家刘震云的最新力作,其英文版由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翻译完成,并于2014年出版。现今,学界对于该小说原文的研究比较充分,但是对于其英文版的研究尚有欠缺。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葛浩文翻译的《我不是潘金莲》代表了葛浩文最新的翻译理念和方法,是葛浩文最新的尝试。近几十年来,人类社会逐步开始由工业文明转型到生态文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胡庚申教授借由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后又发展为更加成熟完善的理论——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强调译者为中心,认为翻译是译者为适应生态环境,不断进行适应和选择的过程。生态翻译学为翻译行为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指导,本文以《我不是潘金莲》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对其进行研究。首先,本文探究了葛浩文所处的两个翻译生态环境:原文翻译生态环境,包括狂欢化和“拧巴”的语言风格及复杂的情节,以上访制度和官僚主义为主的社会背景,北方农村的民俗文化等;以及译文翻译生态环境,包括译入语读者的期望值、审美标准,译入语文化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葛浩文翻译过程的两个阶段,即选择性适应阶段和适应性选择阶段。在译者的适应阶段,葛浩文对小说的浓厚兴趣、双语及双文化身份及丰富的翻译经验加上更加开放包容的翻译外在环境,这些使他有能力译出好的作品。在译者的选择阶段,也是本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分别阐述了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做出的种种适应性选择,力求最大限度地适应翻译生态环境。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葛浩文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都是基于原文和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的综合考量,都体现了作者在翻译过程中注重“三维转换”的最佳契合。葛浩文通过综合归化和异化的策略及减译、替代等具体翻译技巧,使原文风格得以再现的同时,也使译文在其生态环境中得以接受,最终达到原文和译文的翻译环境和谐共生。本研究将对研究葛浩文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甚至中国文学的外译有所启示,同时,从理论上来说,本研究也可以为证明生态翻译学的可行性及对翻译的解释力做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