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基和CoCuMnSb哈斯勒合金的相变、磁性及输运性质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uikk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03年Fritz Heusler发现哈斯勒合金以来,该类合金已发展成具有1500多个成员、涉及到40多种组成元素的大家族。而Co基哈斯勒合金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其在费米面处100%的自旋极化、具有可调的磁性和电子结构、较高的居里转变温度等特性一直备受关注。许多Co基哈斯勒合金具有高的热力学稳定性、与非磁性半导体或绝缘体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晶格匹配度。部分该类合金即使处在B2无序结构状态下,仍能保持较高的自旋极化率。近年来,在非正分配比或经过sp元素替代掺杂的Co基哈斯勒合金中还发现了由高对称的L21立方结构到D022四方结构的马氏体相变,并且在此相变过程中伴随着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在非正分配比Co50V34Ga16三元哈斯勒合金中同时存在形状记忆效应和变磁性马氏体相变行为,在变磁性马氏体相变过程中,3 T磁场下的磁熵变可达到9.6 J/kg·K。这无疑扩展了Co-V-Ga合金的物理特性。然而,由于该类合金有限的固溶度,单纯从组分变化上来提高合金特性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本文采用sp主族元素和3d过渡族Fe元素掺杂方案,用电弧熔炼方法制备出了相应的多晶合金,对其结构和物性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以此为基础,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深入探讨了sp主族元素和3d过渡族Fe元素替代掺杂对合金结构稳定性、磁特性和电子结构的影响。最后,我们以等组分四元Co基哈斯勒合金为基础构建了异质结和磁隧道结结构,并结合非平衡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器件输运性质,为自旋电子器件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可概括如下:(1)在综合分析正分配比和偏分配比Co-V-Ga三元哈斯勒合金的基础上,利用更高价电子的Sb原子部分取代Ga原子,系统研究了Co-V-Ga-Sb四元合金的晶体结构、磁性以及电子结构特征。结果表明25%Ga原子被Sb取代后,合金仍然处于高度有序的立方结构,并且在费米能级处仍可保持100%的自旋极化率。且此合金半金属性能带结构不同于正分配比的Co2VGa,其自旋向下能隙主要是由Co-Co原子自旋劈裂所形成。当半数的Ga原子被Sb取代后,合金会发生马氏体相变,具有室温附近的形状记忆效应。Sb取代Ga的掺杂,可以增加合金磁矩,尤其大幅增加了V原子的磁矩。(2)在上述工作基础上,为获得更大磁矩和明显的结构转变特征,我们进一步提高了V元素含量,即通过Sb和V原子同时取代Ga原子。由XRD结构分析结合综合物性测量结果表明,室温时Co50V33Ga17-xSbx(x=0,1,2)系列合金都为高度有序L21立方相,并且Co50V33Ga16Sb和Co50V33Ga15Sb2合金都具有马氏体相变特征,而Co50V33Ga16Sb不仅表现出了变磁性马氏体相变特征,而且展现出了较为明显的磁热效应和形状记忆效应。3 T磁场所能诱导的磁致应变达到了0.33%,展现了其可作为磁驱动传感器材料的良好发展势头。(3)为进一步提高Co-V-Ga合金的磁性并增强其结构稳定性,本文也系统地研究了Fe原子分别替代掺杂Co、V和Ga原子后相应合金的结构和磁特性。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Fe原子部分取代Co、V或Ga原子后,合金均保持相应结构稳定性。Fe部分取代Co原子后,合金仍保持高度有序的L21立方结构,且仍然具有高的自旋极化率,但总磁矩随着Fe含量的增高而减小。而当Fe原子部分取代V或Ga原子后,合金总磁矩显著增大。在Fe原子部分取代V原子的合金中,费米能级处都表现出100%自旋极化现象。当含量为50%的V或Ga原子被Fe原子取代后,合金基态均稳定于四方马氏体结构,意味着此系列合金存在马氏体相变。这些结果预示着Co-V-Fe-Ga是性能优良的多功能材料。(4)利用电弧熔炼方法制备了Co Cu Mn Sb四元等原子合金。参照实验获得的晶体结构信息,设计了沿(001)面构建的Co Cu Mn Sb/Ga Sb异质结和Co Cu Mn Sb/Ga Sb/Co Cu Mn Sb磁隧道结。计算结果表明,Co Cu Mn Sb/Ga Sb异质结具有很好的自旋滤波效应,Co Cu Mn Sb/Ga Sb/Co Cu Mn Sb磁隧道结则具有较高的隧道磁电阻。此理论结果为自旋电子器件的实验设计和器件制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现代设计在不断渗透人们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展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而中国平面设计深受现代设计思潮的影响,无论是设计硬软件,还是设计理念或者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西方设计思维和机制的影响。显然在满足人们平面审美诉求的过程中,如果仅仅停留于模仿,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此时就需要切实地思考这样的问题: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中国平面设计中去。从这个角度入手,首先思考现代设计思潮对于中国平面设计的影响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转换的材料,可以利用其Seebeck效应进行温差发电,也可以利用其Peltier效应实现制冷和制热,在废热发电、电子器件制冷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Bi2Te3基化合物,在室温区具有优异的热电性能,已经广泛应用于商用制冷器件。通过掺杂、固溶、纳米化等手段,可以大幅提升Bi2Te3基块体材料的热电性能。作为一种成熟的商用热电材料,需要具备优异的热电性能、较短的制作
热电材料是利用塞贝克效应与帕尔帖效应实现电能与热能相互转换的功能材料,在废热回收再利用和固态制冷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热电材料的能量转换效率正比于无量纲热电优值z T,而z T由材料内部的电子和声子的输运过程所共同决定。因此,提高热电材料的z T值需要电声输运的协同优化。然而,决定电声输运的三个主要性能参数(电导率,塞贝克系数,热导率)相互耦合作用强烈,利用传统优化手段针对某一个参数进行优化通常会导
针对低品位、复合共伴生矿产资源利用率低的现状,应用“低温还原-磁选或熔分”思路,将铁与其他有价元素进行分离。为了提高低温还原的反应效率,本文首次提出将稳恒磁场作用于铁矿还原过程,以期实现磁场对铁矿还原的强化作用,为开发低品位、复合共伴生铁矿低温磁场强化还原技术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持。基于经典热力学模型、固态相变理论及磁能理论,将磁能引入含铁矿物固态还原过程,提出了磁能反应热力学模型、磁能形核热力学
水资源危机是本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之一。为了应对水资源危机,大力发展水处理技术成为必然选择之一。电容去离子技术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水处理技术,具有低能耗、高效率、无污染、可循环使用的优点,因此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电容去离子技术的核心是电极材料,现有的电极材料主要包括活性炭、碳气凝胶等,但是它们的容量有限,性能不能满足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要求。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碳材料,具有高导电性和高理论比表面积的优点
微分动力系统分析方法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是应用数学中的两个重要内容.本博士学位论文就在动力系统的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做了三方面的工作:建立且分析了一个有向关联网络上的传染病模型,推广了平面动力系统中的旋转数理论,并且利用Conley指标理论研究了双吸引子间的动力学结构.文中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首先,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许多真实的网络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并且有时网络上的疾病
社区结构(Community Structure)是复杂网络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具有社区内部节点连接相对紧密而社区之间节点连接相对稀疏的特点。发现网络中的社区结构对理解网络拓扑结构和挖掘网络底层隐含信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复杂网络中进行社区发现算法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传统的社区发现算法主要研究非重叠社区结构的网络,即网络中的节点能且能归属于一个社区。然而,在现实世界的网络中,大多数实体都
本论文的研究分为两部分.论文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求解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随机Kaczmarz方法的相关数值算法问题,并将其应用到压缩感知、信号重构等问题中.所做工作的相关内容概括如下:1.通过对Kaczmarz算法的研究,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来计算部分残差,作者得到了一种新的求解大型线性系统的数值迭代方法.根据每一次随机选取部分行计算其残差,并选取残差最大的一行来进行Kaczmarz迭代,作者构造了随机
输液管道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以及能源等各个领域。由于流体流动和外界环境引发的管道振动会对整个结构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输液管道振动的研究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同时,输液管道作为一种典型的陀螺连续系统,对其振动特性的分析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流速处于亚临界范围,管道在零平衡位形附近振动。当流速进入超临界领域,管道在非平凡静平衡位形附近振动。本文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和广义Hamilto
大型稀疏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和大型矩阵指数函数的计算一直是很多科学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问题,构造这两类问题的高效算法也一直是数值代数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一方面将贪婪的随机Kaczmarz(GRK)算法和随机Gauss-Seidel(GRGS)算法应用于岭回归和分解线性系统的求解当中,构造了这两类线性系统的松驰型随机迭代算法;另一方面,利用反位移技术和重正交化的Arnoldi过程,提出了一种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