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文通过临床调查体重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氨基末端或氮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探讨肥胖对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及甘油三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本院住院符合心衰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记录110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生化建立数据库,即每位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入科血压、入科时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敏反应蛋白C、NT-proBNP具体数值。
患者身高、体重测得,体质指数(BMI)计算获得。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提出的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将连续的BMI变量替换为BMI类别,即根据不同BMI值将110例患者分为4组:体重过低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kg/m2≤BMI<24kg/m2)、超重组(24.0kg/m2≤BMI<28kg/m2)、肥胖组(BMI≥28kg/m2)。将纳入的110例患者按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对慢性心衰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亚组:心功能Ⅰ级组(n=14)、Ⅱ级组(n=33)、Ⅲ级组(n=38)及Ⅳ组(n=25)。
回顾性统计分析110例患者基本情况参数。比较不同心功能组NT-proBNP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值,比较同一心功能组不同体重指数组间NT-proBNP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值。在组内进行NT-proBNP与BMI相关性分析,总体反应NT-proBNP水平与BMI类别的关系。
BMI为预测变量,NT-proBNP为结局变量,其他与BMI和NT-proBNP有较密切联系的指标为混淆变量,通过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混淆变量进行调整,分析BMI与NT-proBNP的相关性。
结果:
1.对纳入研究的参数统计分析,NT-proBNP是影响心衰判定的重要参数,可以认定在纳入统计的所有参数指标中NT-proBNP是判定心衰程度的唯一参数指标。
2.NT-proBNP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增高的程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存在相关性: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增高越显著。纳入的110例NT-proBNP整体呈偏态分布,各心衰等级组NT-proBNP统计量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即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Kruskal-Wallistest)。其中心衰Ⅲ级统计量χ2=12.454,概率P=0.006,具有统计学意义。
3.各BMI分组统计发现,体重过低组NT-proBNP中位数3268.5pg/ml,体重正常组NT-proBNP中位数2639.5pg/ml,超重组NT-proBNP中位数1560.0pg/ml,肥胖组NT-proBNP中位数849.9pg/ml,提示体重过低组、正常、超重及肥胖组血浆NT-proBNP浓度中位数值逐渐下降,发现NT-proBNP随体质指数升高而下降趋势。通过分析图直观发现体重指数与NT-proBNP存在负相关性,并且在性别分类中无差异。
4.对NT-proBNP与BMI作曲线拟合及曲线回归方程(显著性值P<0.05):倒数模式(Y)=-4015.156+183943.64/X,决定系数(R平方)0.045(P=0.033);线性模式(Y)=13713.863-415.227X,决定系数(R平方)0.044(P=0.036);对数模式(Y)=32160.133-8961.319*log(X),决定系数(R平方)0.045(P=0.033);二次曲线模型(Y)=20622.974-1064.341X+14.677X2,决定系数(R平方)0.045(P=0.033)。
5.对TG与BMI作曲线拟合及曲线回归方程(显著性值P<0.05):复合模型(Y)=0.524*1.031X,决定系数0.054(P=0.015);成长模式(Y)=e-0.645+0.031x,决定系数0.054(P=0.015);指数模式(Y)=0.524*e0.031X,决定系数0.054(P=0.015)。
6.在线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NT-proBNP与体质指数呈负弱相关(r=-0.251,P=0.014),NT-proBNP平方根与体质指数呈负弱相关(r=-0.216,P=0.035),与甘油三脂呈正弱相关(r=0.221,P=0.02)。体质指数是独立的NT-proBNP,NT-proBNP平方根负弱相关因子,甘油三脂的正弱相关因子。
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BMI增加血浆NT-proBNP浓度中位数降低,两者存在弱负相关。体质指数与TG存在弱负相关性。应用NT-proBNP进行慢性心功能评估时应考虑肥胖因素对其的影响。肥胖是影响老年CHF患者NT-proBNP水平的重要独立因子。
本文通过临床调查体重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氨基末端或氮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探讨肥胖对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及甘油三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2017年6月—2017年9月在本院住院符合心衰诊断标准的110例患者。记录110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血生化建立数据库,即每位患者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入科血压、入科时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敏反应蛋白C、NT-proBNP具体数值。
患者身高、体重测得,体质指数(BMI)计算获得。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提出的中国成人判断超重和肥胖程度的界限值,将连续的BMI变量替换为BMI类别,即根据不同BMI值将110例患者分为4组:体重过低组(BMI<18.5kg/m2)、正常体重组(18.5kg/m2≤BMI<24kg/m2)、超重组(24.0kg/m2≤BMI<28kg/m2)、肥胖组(BMI≥28kg/m2)。将纳入的110例患者按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对慢性心衰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亚组:心功能Ⅰ级组(n=14)、Ⅱ级组(n=33)、Ⅲ级组(n=38)及Ⅳ组(n=25)。
回顾性统计分析110例患者基本情况参数。比较不同心功能组NT-proBNP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值,比较同一心功能组不同体重指数组间NT-proBNP中位数和四分位数值。在组内进行NT-proBNP与BMI相关性分析,总体反应NT-proBNP水平与BMI类别的关系。
BMI为预测变量,NT-proBNP为结局变量,其他与BMI和NT-proBNP有较密切联系的指标为混淆变量,通过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混淆变量进行调整,分析BMI与NT-proBNP的相关性。
结果:
1.对纳入研究的参数统计分析,NT-proBNP是影响心衰判定的重要参数,可以认定在纳入统计的所有参数指标中NT-proBNP是判定心衰程度的唯一参数指标。
2.NT-proBNP随NYHA心功能分级程度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增高的程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存在相关性:心功能分级越高,NT-proBNP增高越显著。纳入的110例NT-proBNP整体呈偏态分布,各心衰等级组NT-proBNP统计量采用非参数统计检验即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Kruskal-Wallistest)。其中心衰Ⅲ级统计量χ2=12.454,概率P=0.006,具有统计学意义。
3.各BMI分组统计发现,体重过低组NT-proBNP中位数3268.5pg/ml,体重正常组NT-proBNP中位数2639.5pg/ml,超重组NT-proBNP中位数1560.0pg/ml,肥胖组NT-proBNP中位数849.9pg/ml,提示体重过低组、正常、超重及肥胖组血浆NT-proBNP浓度中位数值逐渐下降,发现NT-proBNP随体质指数升高而下降趋势。通过分析图直观发现体重指数与NT-proBNP存在负相关性,并且在性别分类中无差异。
4.对NT-proBNP与BMI作曲线拟合及曲线回归方程(显著性值P<0.05):倒数模式(Y)=-4015.156+183943.64/X,决定系数(R平方)0.045(P=0.033);线性模式(Y)=13713.863-415.227X,决定系数(R平方)0.044(P=0.036);对数模式(Y)=32160.133-8961.319*log(X),决定系数(R平方)0.045(P=0.033);二次曲线模型(Y)=20622.974-1064.341X+14.677X2,决定系数(R平方)0.045(P=0.033)。
5.对TG与BMI作曲线拟合及曲线回归方程(显著性值P<0.05):复合模型(Y)=0.524*1.031X,决定系数0.054(P=0.015);成长模式(Y)=e-0.645+0.031x,决定系数0.054(P=0.015);指数模式(Y)=0.524*e0.031X,决定系数0.054(P=0.015)。
6.在线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NT-proBNP与体质指数呈负弱相关(r=-0.251,P=0.014),NT-proBNP平方根与体质指数呈负弱相关(r=-0.216,P=0.035),与甘油三脂呈正弱相关(r=0.221,P=0.02)。体质指数是独立的NT-proBNP,NT-proBNP平方根负弱相关因子,甘油三脂的正弱相关因子。
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BMI增加血浆NT-proBNP浓度中位数降低,两者存在弱负相关。体质指数与TG存在弱负相关性。应用NT-proBNP进行慢性心功能评估时应考虑肥胖因素对其的影响。肥胖是影响老年CHF患者NT-proBNP水平的重要独立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