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从出生起就不断与整个世界产生联系,我们通过与外界建立联系来认知世界,通过认识事物的空间特征来表征世界。空间能力作为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儿童认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从出生起就不断与整个世界产生联系,我们通过与外界建立联系来认知世界,通过认识事物的空间特征来表征世界。空间能力作为我们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儿童认知能力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时期发展儿童空间能力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可。空间能力作为一种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儿童早期是建立大脑神经回路的重要时期,处理空间信息能够不断激活儿童脑中的相关神经回路,成为儿童空间能力发展的生理基础。地图中含有丰富的空间信息,表征着空间环境,定向运动以地图为工具为幼儿的大脑提供了大量的空间信息加工机会,以运动的形式去探索空间关系,能够不断的加深和巩固儿童对空间的认识。基于此本研究从空间能力的重要性和可塑性为出发点,运用文献法、教育实验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和三元交互决定理论构建定向运动活动方案,活动设计遵循安全性原则、探索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并从活动目标的制定、活动主题的来源和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评价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研究在成都市一所公立幼儿园中进行了一个学期的研究,共进行了十二次定向运动运动活动。本研究对十二次定向运动活动的实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采用访谈法了解教师对定向运动和空间能力的看法、定向运动的开展给中班幼儿带来的改变和了解教师对活动的改进建议,研究还采用了不相等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准实验设计,最后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1)定向运动蕴含丰富的空间教育价值,活动深受中班幼儿的喜爱;(2)目前幼儿园缺乏系统的定向运动课程和相关的专业支持;(3)定向运动发展了幼儿的其他能力;(4)设计一套适宜于中班幼儿的定向运动活动方案是切实可行的;(5)定向运动能够显著地促进中班幼儿空间能力的发展;(6)中班幼儿的空间能力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本研究还提出以下建议:(1)抓住幼儿空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重视中班幼儿空间能力的培养。(2)丰富学前空间教育系统课程。(3)加强对幼儿教师空间教育的相关培训。(4)重视定向运动对幼儿空间能力发展的作用,将定向运动应用于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5)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家长资源,丰富幼儿园定向运动活动内容,增加趣味性。
其他文献
2020年《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教育评价标准是教育评价活动的核心内容,不同的评价标准会得出迥异的评价结果。考试内容是评价标准的直接反映,高考作为教育评价活动之一,高考试题是高考评价活动的核心,起着“指挥棒”的指导作用,引领着教育管理者适时适宜地调整教学管理活动。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新兴技术飞速发展使得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化教育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推动者其教育技术能力的发展水平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发展以及教育信息化2.0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面对这一现状我国也逐步出台了相关教育政策来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水平。2018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中提出要尽快研制构建能满足合理评价中小学信息技术发展能力的评
当前“农村振兴发展战略”成为我国农村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战略,田园综合体建设促进供给侧经济改革。目前,乡村旅游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热潮期,在旅游模式的推动下,乡村环境的开发和保护是建设中尤为重要的价值体现。现阶段,传统的乡村文化景观建设更多的表现出单一化,仅仅只注重表面化的村貌改造,忽视了乡村本土地域资源与文化传承。本文通过研究相关文献、居民问卷以及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发展状
上海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报刊业与广告业的中心,独特的地缘优势为沪剧广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沪剧传播的重要媒介,沪剧的报刊广告是所有广告媒介中最为普遍、最为持久、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形态,是沪剧宣传的最主要手段。作为沪剧广告的载体,就承担的角色与功能而言,上海报刊分为普通报刊、游乐场小报、沪剧报刊三类,它们在沪剧广告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对沪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沪剧进入申曲阶
随着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越来越为教学工作者所重视,而作业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科学设计作业不容忽视。本文将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业作为研究出发点,作为生本教育理论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旨在全面尊重学生的学习潜能并引导学生学习能力成长,是学生在教师讲授新知识之前进行尝试性和探究性学习的一种作业形式。然而,当前小学中段语文前置性作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研究一直是语法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语言学理论的引入和借鉴,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完善,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研究得到迅速发展。“转折”类副词性关联词语作为其中的一类,得以中外学者从不同视角的探讨和研究,如认知视角、类型学视角、应用语言学视角等。同时,以往的研究多是基于语篇语料,重视对“转折”类副词性关联词语衔接功能的阐释。然而,从互动语言学视角下对“转折”类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研究相对较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20世纪末以来,词汇学习成为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话题涵盖附带词汇习得、词汇学习策略、词汇学习与词汇教学等方面。在现实英语学习中,词汇学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动机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Zoltán D?rnyei的“二语习得自我动机系统”理论是解释语言学习动机中广受欢迎的理论之一,本论文基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理论及前人研究,从二语动机自我系统角度调查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研究
本文以关仁山的农村题材小说中的农村“新人”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相结合的研究视角,探究农村“新人”形象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的类型和美学特征,并从社会、经济、文化、创作者的角度分析其审美形态形成和发展的深层原因,总结农村“新人”形象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本文的正文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历史视点的角度分析关仁山农村题材小说中农村“新人”形象。首先分别从土地制度、城乡关系和国家政
本文以自己的作品《血洒南疆》的创作历程为主线,介绍了从酝酿构思、到收集资料、再到实践操作的经过。作品讲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山前线对越防御作战的那段往事。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既缘于潜意识中的英雄情结,也是一个长于和平年代的人对战争的深刻思考。在科技和传媒高度发达的今天,再用绘画的方式讲述战争显然并不容易;但绘画也有它的不可替代性,我力争发挥出这门艺术的优势,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成果完成好这次创作
为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历程,全面梳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努力破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联合上海市习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