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术界对学术英语写作的研究和关注持续升温,很多学者都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合理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是英语学术论文写作的关键。许多学者认为,使用模糊限制语对学术论文中的主张或论点进行限定有助于构建负责的作者形象、形成和谐的读者-作者关系,并有利于提高读者对文章及其作者的接受程度和好感。虽然模糊限制语很重要,但有研究表明,很多学生不能对其加以正确使用。为了验证中国学生是否存在这样的问题,此研究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生在学术英语写作中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本研究以韩礼德的功能语法为理论基础,论证了和谐的读者-作者关系的重要性。并以亚里士多德的修辞理论,巴赫金的多声协商理论和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为本研究展开其他领域的理论视角。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中国学生和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在学术英语写作中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否存在数量上的差异?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2)他们对不同量值的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否存在差异?如果有,表现在哪些方面?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采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首先,笔者利用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收集到的67篇英语学科学术论文建立语料库(CUEB Corpus),并选取英国学术英语写作语料库(British Academic Written English Corpus)中的53篇语料为对比。然后,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本文针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分类和量值进行了界定,最终选定42项模糊限制语,根据语气将其分为高量值和低量值两类。在数据分析阶段,先使用WordSmith软件对两个语料库进行检索分析,然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鉴别两个语料库的数据结果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总量上,中国学生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数量少于英国学生;并且倾向于集中使用情态动词并忽略其他词性的模糊限制语。此外,中国学生使用高量值模糊限制语的频率更高。这些结果表明中国学生使用模糊限制语的数量和方式都与英语传统不一致,很可能被视为过于直接、不礼貌。基于本研究结果和讨论,本文得出了相应的教学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