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莱达短篇小说中的象征主义解读

来源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uni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格拉齐亚·黛莱达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意大利著名女作家,1926年凭借作品《邪恶之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她在意大利文学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她那为理想所鼓舞的著作以明晰的造型手法描绘海岛故乡的生活,并以深刻而又同情的态度处理一般人类问题1”。本文从象征主义的角度出发,探究作家在以撒丁岛为背景的历史社会文化中,逐步形成的典型象征意向。  本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介绍格拉齐亚·黛莱达的生平及其作品,着重介绍其短篇小说集中收录的作品,同时对作者的家乡撒丁岛的历史背景、语言、文化现象进行描述。第二章探究象征主义的特点,介绍象征主义的起源和发展,给出象征主义的定义概念,并分析象征主义在文学作品中的特征体现。第三章分析黛莱达创造且利用象征主义思维的思想根源,具体包括社会历史因素,基础理论和哲学根源。第四章着重从象征主义的角度出发,归纳和分析黛莱达短篇小说作品中的典型象征意向:包括精神希望的象征,个性品格的象征,作者回忆的象征意向和逃避救赎方式的象征。最后得出结论:格拉齐亚·黛莱达的象征主义是一个时代的特征,而其作品当中典型象征意向的使用是其反映文章主题的一种手段。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运用勒菲维尔的操纵理论,从历史描写的角度研究我国文学翻译策略演变背后“看不见”的操纵因素。 近几十年来,翻译研究从传统的语言学领域上升到了更为广阔的文化领
本研究从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课堂里可能产生语言焦虑的因素中选取了自尊、自我评价和自信三个因素进行研究,同时还探讨了课堂焦虑水平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本研究对
学习英语最终是为了能顿利地与以英语为本族语者交流。在交流时,语言的正确性只是基本要求,学习者还应尽量做到语言得体。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多年之后,仍然不能得体地与以英语为
外来词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各民族间不间断的文化交流的历史,同时印证了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的论断。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和
艾米丽.·狄金森(1830-1886)的长期隐居生活使她成为那个时代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孤独,也是最神秘的人。究竟狄金森为何隐居?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本文尝试运用弗洛姆的逃
酒店简介作为顾客了解酒店的窗口,在酒店宣传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很多学者从翻译、系统功能语法、体裁分析、互文性以及批评话语分析等不同角度分析酒店简介,大多数研究都
本文从风格可译性之争入手,试图运用风格的符号体系对文学翻译中的风格控制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忠实于原作的风格是忠实于原文这一翻译标准的内在要求。既然要忠实于风格,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米,语言学家已经把教学研究的重点从教学法转向了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用语、师生互动分析利课堂话语分析方面。Fairclough提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