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患有该症的儿童通常在三岁之前就会表现出语言发育迟缓及功能异常、社会交往异常、兴趣和行为异常等三大核心障碍,对儿童的身心发展影响极大。国内外研究表明,目前对自闭症的最佳干预方式是早期教育和心理矫治为主的发展性治疗。而自闭症的教育和心理学临床干预方法众多,这些干预方法具有各自不同的干预理念,尚无证据表明哪一种疗法显著优于另外一种。自闭症儿童之间在实际发展水平、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拥有的支持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班级授课制的集体干预模式不利于促进自闭症儿童自身的发展。
本文对自闭症儿童的个别化干预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个别化干预以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心理感受和个人意义的表达、发展理论以及自闭症的生态学观为理论基础,主张干预者立足自闭症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在熟悉的日常生活、学习场景中,引入或参与到自闭症儿童感兴趣的活动中去,与之建立积极的互动,并根据自闭症儿童的反应,进行结构化或契机式的干预内容,从而促进自闭症儿童相关技能的发展。此外,个别化干预的顺利进行需要调动自闭症儿童的支持资源,尤其是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因此,个别化干预重视与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互相交流信息、分享经验,以及为家长提供方法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等,使家长理解并掌握个别化干预模式。从而有利于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潜移默化的干预,便于自闭症儿童所学技能的迁移和个别化干预效果的保持。本文在对个别化干预进行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分别对三名自闭症儿童进行了个别化干预的个案研究,三名自闭症儿童都显示了比较明显的干预效果。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个别化干预可以对自闭症儿童提供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