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使役现象是人类概念化过程中的基本范畴之一,长期以来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过研究,如哲学、心理学、语言学、心理语言学以及逻辑学等等。自从20世纪中期以来,使役结构就一直是语言学领域的热点话题。很多学者都注意到不同语言的使役结构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英语的使役结构常被拿来与日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语言中的使役结构进行比较,然而中英文使役结构的比较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研究两种语言使役结构的异同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主要探讨两种语言使役结构究竟存在怎样的异同。与此同时,本文还将重点考察中国学生在使用英语make这一使役结构时的状况,并探究其原因所在。本文包含相互关联的两项研究。第一项研究是基于一篇小说的两个版本(英文和中文译文)来研究两种语言的使役结构的特点。此研究有如下发现:1.中英文表达使役结构的形式相同,都有三种形式:分析型使役结构,词汇型使役结构和形态型使役结构。2.在英文小说中,词汇型使役结构和分析型使役结构使用频率相差无几; make使役结构占分析型使役结构的多数,它所表达的是间接使役关系;而词汇使役动词很丰富。3.中文小说中分析型使役结构占绝对优势,词汇型使役结构寥寥无几。第二项研究主要是考察学生使用英语使役结构的情况。通过设计一些含有使役概念的句子让学生翻译,以发现中国学生是否有过度使用make使役结构的倾向。研究表明,中国学生由于主要受母语(中文)使役结构频繁使用的影响,从而大量使用类似汉语的英语使役表达结构。研究还发现,就使役结构而言,中文的词化程度没有英语高,这就使得中文通常要使用两个字来表达一个使役概念,而英文中却有大量的单个词汇可同时表示“原因”和“结果”。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make使役结构在英语中的使用比较普遍,学生会想当然的认为make使役结构就是英文中典型的使役结构。以上这些原因都或多或少地导致了中国学生过度使用make使役结构。本研究使我们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是,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我们应该对常用的使役结构有一个比较深入、系统和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辨别清楚这种结构,排除汉语的干扰,尽可能地减少英语表达中所犯的这方面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