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书法集大成的时期。它是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且极具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东汉末年,政局的动乱,社会的苦痛,都为玄学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汉朝“独尊儒术”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书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以至于在宋齐间形成了“自然尚韵”的书风,王献之“妍媚”、“逸气”的书风也因此得到大范围的流行。
梁武帝上位后,想借用王羲之书法来复兴钟繇书法,可惜他的愿望未能如愿。相反,体势居于王献之“今瘦”书风与钟繇“古肥”书风之间的王羲之书法得到复盛。
“中和之美”的艺术感染力乃是王羲之书法得以复盛并扭转书风的关键因素。
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结合儒家和道家思想,分析“中和之美”的内涵及其在书法上的体现;第二章则从社会背景出发,叙述玄学、自然审美观、老庄思想对宋齐间书坛形成“自然尚韵之书风”的影响及王献之“婉转妍媚”书风的树立;第三章旨在介绍梁武帝摒弃“妍媚”之王献之书法,推崇“浑然天成”、“古雅有余”的钟繇书法的情况;第四章叙述梁武帝借“王”推“钟”,适得其反,体势居间的王羲之书法反而复盛。本章对王羲之性情修养、为人处世、创作心态,所受思想,审美追求以及其书法的字形、气韵、风格、力度等方面叙述,分析“中和之美”的体现;第五章是叙述齐梁书风的历史成因。从齐梁书家风貌、王氏家族与萧梁地位的消、长,书法功用演变规律、“今古文体”之争等政治文化现象,分析齐梁书风重“中和之美”的历史成因。第六章主要探讨书法“中和之美”的借鉴意义,阐述“中和之美”对书法创作、书家人品培养之影响,以说明书法“中和之美”对于中国书坛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了解六朝时期书法史,理清六朝书法美学的发展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通过对王羲之“中和之美”的书法促成齐梁时期书风转变的论述,深入讨论“中和之美”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