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嗜血支原体MSG1蛋白与猪红细胞膜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b85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嗜血支原体(Mycoplasma suis, M. suis)是猪附红细胞体病(Porcine Eperythrozoonosis, PE)的病原体,该病原是一类无细胞壁、嗜血液寄生的多形态微生物,临床上可以引起猪的热性、溶血性、散发性传染病,并以高热、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一般呈不显性感染,多在应激因素作用下发病。猪嗜血支原体病在全球分布广泛,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M.suis还不能在体外培养,而且对该病原感染红细胞的致病机制还不清楚。MSG1蛋白是猪嗜血支原体的一种重要的表面黏附蛋白,M.suis通过其表面黏附蛋白和红细胞的吸附是发挥致病作用的第一步,因此,探索与MSG1蛋白相互作用的红细胞膜蛋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猪嗜血支原体表面黏附蛋白MSG1相关红细胞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首先提取健康猪红细胞膜蛋白,然后应用原核表达的M. suis重组MSG1蛋白(His-tag)采用亲和层析方法,将重组MSG1蛋白和猪红细胞膜蛋白依次结合到Ni-NTA亲和层析柱上,通过洗涤杂蛋白后,最后洗脱与重组MSG1蛋白结合的红细胞膜蛋白。SDS-PAGE电泳后对捕获的三条蛋白条带切胶进行质谱分析,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这三种红细胞膜蛋白分别是猪乳转铁蛋白(Lactotransfferrin, LTF),肌动蛋白(p-actin)和带3蛋白(Band3).2.红细胞膜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通过基因合成方法合成了LTF全基因(2115bp),以此合成基因为模板扩增出LTF全基因N端762bp碱基(LTF-N762).将PCR扩增出的基因片段连接到pET-32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LTF-N762.用IPTG诱导进行蛋白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两个重组表达菌株均表达了高水平的重组蛋白32a-LTF-N762-以原核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采用背部多点皮下注射方法分别免疫小鼠和家兔,间隔两周免疫一次,第三次免疫后通过间接ELASA方法测定抗血清效价,32a-LTF-N762蛋白小鼠和家兔的抗血清效价分别为1:102400、1:51200。Western blot结果证明这两种抗血清均能与重组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用KLH偶联的小肽(band3:CGPEDPHIDYNQLGR)制备band3兔多克隆抗体,免疫和检测方法同上,间接ELASA结果显示抗体效价达到1:512000;β-actin抗体来自商品化兔多抗。用LTF、Band3和β-actin三种兔多抗分别鉴定健康猪红细胞膜蛋白,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这三种抗体均能与红细胞膜蛋白发生特异性反应;间接免疫荧光实验(IFA)结果显示红细胞边缘均出现特异性绿色荧光,证明了本研究通过亲和层析法筛选的红细胞膜蛋白均存在红细胞膜上。3.猪嗜血支原体MSG1蛋白与红细胞膜蛋白相互作用的分析用纯化的猪嗜血支原体重组MSG1蛋白和已制备的MSG1单克隆抗体(1A7)在红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上分别进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证明重组MSG1蛋白能够与红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发生特异性吸附。激光共聚焦实验结果证明MSG1蛋白能分别与LTF、Band3和β-actin三种蛋白共定位在红细胞膜上。此外,本研究设计并合成β-actin siRNA片段,在哺乳动物细胞水平进行siRNA干扰,实验结果证明了MSGl蛋白与β-actin的特异性相互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了与猪嗜血支原体表面黏附蛋白MSG1相关的三种猪红细胞膜蛋白,并制备了LTF和Band3蛋白兔多克隆抗体,进一步分析了MSG1蛋白与LTF、band3和β-actin三种蛋白的相互作用,为研究猪嗜血支原体感染红细胞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立合作学习机制,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操作策略 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教师如何优化数学活动策略,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建构数学知识模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 学习方式 实践活动 评价方式 学习策略 数学模型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兴趣,通过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生动素材引入新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具体、形象、易于学生接受的新知,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特别是小学年级段儿童,更要注意精心培养。”下面我就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思维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在很大程度上还依靠动作思维,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实际操作,
摘 要: 国家的兴亡在于教育,教育的兴亡在于创新。教育教学创新问题的提出,给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崭新的局面和全新的挑战。能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乎未来教育的发展。作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在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关键词: 小学生 数学创新能力 培养原则 培养策略  一、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培养的原则  1.普遍性原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系统地阐明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政策框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改革与开放迈出较大步伐的同时.1994年我国
摘 要: 导入新课的过程是一个富有艺术性的过程。虽然有一定的方法,但无定法,而且是不断变化的。只要我们在新课标理念下不断深入探究,在教学中精心设计,认真总结,就会发现更多更好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导入的方法作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导入方法 创设情境 游戏导入 生活现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能否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小学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学习,转变观念,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不断实践与反思,不断完善和创新,真正让数学课堂变得高效,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高效课堂 主权回归 探究氛围 有效评价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教学的主阵地。结合学校教学实际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课堂上实现。《小学数学
让儿童慢慢长大,让儿童在游戏中长大;让儿童快乐长大,让儿童在探索中长大;让儿童自己长大,让儿童在阅读中长大。这是教师奋斗的目标。我发现孩子们没上小学前是最快乐的,每天在幼儿园里唱唱歌、听故事、玩玩具、画图画、做游戏,等等,上了小学有了学业负担,快乐便慢慢少了。甚至有些孩子功课跟不上,每天都沉浸于补习中,就更谈不上快乐了。数学老师要想实现让孩子快乐长大的目标,首先要做的是在自己教学中,加强与老师之间
本文考察我国住房政策范式的演进,指出住房政策经历的两个政策范式即福利住房范式和市场化住房范式。文章重点分析了当前住房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指出在住房市场化范
摘 要: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上,导致学生作业陷入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这样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开发。过去的数学作业形式与内容选择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面向未来的数学教师必须讲究作业设计的艺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多角度设计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富于思考、探究的开放性作业,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