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长跑项目产生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训练方法先后经历了持续训练法阶段(1896——1912)、自然跑训练阶段(1913——1930)、法特莱克训练阶段(1941——1940)、间歇训练阶段(1941——1950)、反复训练阶段(1951——1960)、高原训练阶段(1971——1980)和综合训练阶段(1981——今)。自1960年国际教练员会议就肯定了综合训练是中长跑训练的方向。但是,经过我国一些专家对中长跑训练的分析认为我国目前训练的综合化程度不高是阻碍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原因。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中长跑的训练方法进行研究,认为“组合训练法”在中长跑训练中更科学,适合目前中长跑训练趋势的发展。 中长跑项目是“高速度耐力性项目”,中长跑运动员既需要很高的耐力水平,又需要很强的速度能力,两者缺一不可。从该项目的能量代谢性质和特征的角度看,它是磷酸原、无氧糖酵解和有氧代谢联合供能的项目。这就需要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能量代谢系统。其训练应该以专项能力的多层次结构和以能量代谢机制理论为基础,组合训练法恰恰能满足这种需要,将影响中长跑训练效果的各个因素都纳入训练过程,重视运动员整体实力的改善和提高的综合效应,在训练中依据运动员的训练阶段、竞技水平等因素,科学地运用训练学原理,合理地选择和安排不同性质和比例的训练内容,以获得训练的最佳效果。单一训练法的特点是每次训练课只使用一种方法,发展一个供能系统,它包括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法特莱克训练法和重复训练法等,其综合化程度不高。通过对单一训练法与组合训练法进行理论分析,认为组合训练法比单一训练法能更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成绩,并通过训练实验,进行验证。主要运用运动员采用不同的训练方 组合训练法在中长跑训练中的应用研究法训练前后的运动成绩和生理指标的纵向对比和采用不同训0练方法后运动成绩提高幅度的横向对比,以山东师范大学中长跑队为研究对象,98年运用单一训练方法,99年采用组合训练方法,收集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并运用心率指标控制训练,对获得的指标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显示:组合训练法对运动员成绩提高的幅度比用单一训练法提高的幅度大,且差异性达到极其显著水平。这说明组合训练法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中比单一训练法有效,更符合目前中长跑训练的要求,使大学生中长跑运动员在时间少任务重的情况下,能取得较好的训练效果,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训练方法。因为组合训练法的优点如下:易提高运动员的兴奋性和积极性;可以有效地提高运动员的整体实力;可以确保运动员身体素质全面而又有侧重地得到发展:可促进运动员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有利于培养“多面手”运动员。总之,各种训练方法的组合运用是现代中长跑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