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美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进“再工业化”措施政策,美国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欧洲制造业的复苏效应逐步显现,一些欧美国家生产厂商在其本国生产的各类工业制成品将重现其国内市场销售并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由此,一方面将导致来自于欧美制造厂商在其国内生产的商品在欧美本国市场上对来自于中国制造的同类进口产品产生挤出效应,影响到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另一方面,欧美制造厂商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凭借其成熟完善的全球生产性服务网络的支持,加大其高新技术类产品在国际市场销售攻势以及对中国国内市场的销售优势。这些必将进一步加剧中国相关制造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态势。因此,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行业的出口产品竞争能力以应对欧美制造业回归态势下对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的不利影响是当前我们亟待研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及国际分工的的不断深化,处于产业价值链中具有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活动在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投入量越来越大。保险服务、运输服务、信息的计算机网络云处理服务、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等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生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分项在制造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投入,能有效提升传统工业制造企业的生产效率,改善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在贸易过程中产生的技术溢出、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积累、规模经济、资源集中配置等效应能有效地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提升制造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本文作者即是从研究提高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参考国内外生产性服务贸易及生产性服务贸易与制造业的相关理论来研讨和探索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途径。本文基于生产性服务贸易影响制造业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双向视角,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将中国制造业划分为四类,利用中国2000-2010年的UNCTAD数据,测算四类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指数,并进一步实证分析生产性服务贸易各部门对中国四类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技术能力弱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没有影响;但对技术能力强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显著影响,即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技术进步来实现的,这说明中国具备了一定的人力资本存量、良好的基础设施、良好的贸易环境、政府政策等技术溢出、人力资本溢出的条件;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生产性服务贸易对技术能力强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不尽相同。因此,有选择性的扩大各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开放度、优化生产性服务进出口贸易结构,加强产业关联,并继续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本投资、从业人员的培养,是稳健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