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冯至(1905—1993)的《十四行集》因其抒情主体以“沉思”的姿态关注生命、宇宙、日常生活,获得了拥有美学价值的诗句,而受到“沉思的诗”的美誉。因为冯至是里尔克在中国重要的译介人,冯至的创作谈也分析了里尔克对自己的启发,现有研究也多关注《十四行集》对里尔克的学习。然而冯至对里尔克的学习体现出鲜明的选择性,里尔克给他带来的个性转变在抗战语境之下,产生了维护个人独立和融入集体之间的矛盾。冯至在个性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至(1905—1993)的《十四行集》因其抒情主体以“沉思”的姿态关注生命、宇宙、日常生活,获得了拥有美学价值的诗句,而受到“沉思的诗”的美誉。因为冯至是里尔克在中国重要的译介人,冯至的创作谈也分析了里尔克对自己的启发,现有研究也多关注《十四行集》对里尔克的学习。然而冯至对里尔克的学习体现出鲜明的选择性,里尔克给他带来的个性转变在抗战语境之下,产生了维护个人独立和融入集体之间的矛盾。冯至在个性转变上遇到的矛盾使得《十四行集》的抒情主体没有获得统一的个性,而是拥有沉思和诉说两种语调。在1942年明日社出版《十四行集》之前,冯至发表了两组十四行组诗,后均收入《十四行集》,它们在主题上的差异提示了诗集抒情主体存在的语调差异;1942年明日社版本和1949年文化生活出版社的两版《十四行集》附录选诗完全不同,显示出了冯至在40年代创作观念的改变。冯至在50年代完全否定了《十四行集》的文学价值,80年代到90年代,他谨慎地弥补50年代的错误判断。这些自我评价反映的不只是冯至对《十四行集》文学价值判断的波动,更展现了冯至如何看待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和一个个体的价值,也提出了冯至在40年代便开始思考的问题:一个人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诗歌技艺的角度考察,冯至对里尔克的学习带有鲜明的选择性。冯至对有加利树和鼠曲草的观察与里尔克对物的观察不同,冯至将植物拟人化,最终歌咏的是冯至赞赏的人的品格。冯至从里尔克处学习的“使不可见物转变为可见物”的创作技艺,在他的创作实践里表现在对不可见物的约束上,这体现的是冯至对于节制和规则的偏爱。在对待生活的态度方面,冯至在里尔克“经验”观念的启发下,开始与同时同地的人共情,更积极地关注战争;又经由对里尔克“工作而等待”的阐释,提出人应该尽量摆脱时代动荡的干扰,努力工作的观点,但是这个观点在冯至结合抗战语境后,被阐释为努力工作,满足未来社会需要的含义。冯至在40年代上半期写作的讨论个人与集体关系的杂文,更鲜明地体现了冯至的矛盾:他理想中的个人的生存方式是既有与集体保持不同的自由,又有融入集体的自觉,而这二者的不可兼得使得冯至陷入困境。冯至在个性转变上的矛盾造成了《十四行集》抒情主体缺失统一的个性,而拥有沉思与诉说两种语调。沉思的语调与受到战争影响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冯至因为战争的缘故逃难,与朋友分离,这些不安、悲伤的情绪通过抒情主体对宇宙生命的观察表达出来;冯至在林场小屋避难,行动范围受到限制,所产生的受困的感觉,通过抒情主体对日常器物被迫的、长时间的观看来抒发。诉说的语调则包含两类:在咏人诗里,文本内部是诗人向这些逝者的一对一倾诉,文本之外则通过歌颂逝者、批评生者,而带有教育读者的意义;在以“我们”指代集体的诗歌里,抒情主体以集体为听众,他采取的抒情姿态是演说和呼吁。咏人诗颂歌的抒情方式和面向集体的十四行诗呼吁的语调直接通向了冯至在50年代关注集体、语气昂扬的诗歌风格。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具有素质教育鲜明的大众性和普及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合唱作为高中音乐课程中选择性必修的首个模块,通过教学以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道德情操、开掘创造潜能、提高审美与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培养团队精神,强化社会责任感。而合唱团的训练是需要有步骤、有计划、有安排、分阶段的。重庆市第十一中学校“云峰”男声合唱团参加中国魅力校园第八届“相约印象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教育也越来越趋向于全民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因此,学校课程不再是单一的文化课,课程设计更趋向于多样化。学校班级的分类也有了多元化,尤其是高中阶段,不再是简单的文理科分班制度,在一些普通高中更是直接将拥有某些特长的艺术生集中在一起单独开设一个班级,以利于更加规范化培养。然而,由于国内各普通高中针对艺术生所开设的班级也
无论在英语教学还是英语学习中,写作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写作已成为衡量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准,在英语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大学生现有写作能力和要求的写作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如何改进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模因类似遗传因子的基因,具有复制的特点。成功复制的模因经过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阶段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学科教学息息相关。生物学科的内容就是研究生命现象及规律,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把“生命观念”摆在首位,这凸显了生物科学与众不同的育人价值。生命观念比较抽象,犹如“空中楼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急需落地,结构与功能观是生命观念中最基本的观点之一,包括“结构观”“功能观”“结构与功
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占据了重要部分,合唱开展最为广泛,具有很广的受众面,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也经常采用合唱的形式,通过合唱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与其他的学科有着明显的不同。当前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国的中学音乐教育也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断地发展,但是在现阶段初中音乐教育还是存在合唱师资缺乏的情况,不同的学校对于初中音乐教育的开展具有不同的重视程度。音乐教师对当代中学生的音乐素质提升和培养具
作家刘庆登上文坛以来,不仅苦心经营了属于自己的一方文学天地,更以其小说创作的实绩在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上矗立起了一个以东北小镇为核心的文学地标。刘庆立足于东北文化语境,在丰富的文化资源滋养下进行创作,闯关东、抗战历史、诡谲的民间传说、萨满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等都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刘庆的记者以及报社总编辑工作经历使他具有一种“报人情怀”,他对于社会事件的“新闻化”把握使他在小说中更多地关注现
本文是一篇英汉同传模拟实践报告,所选素材为2016GTC台湾大会即2016台湾图形处理器科技大会。大会由英伟达公司主办,汇聚业内专业人士共享科技成果。大会演讲人只有一位,黄仁勋先生。在模拟实践前,译者对英伟达公司及其产品进行了简单的了解,同时对本次模拟实践会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如:大量的专业术语、精力分配不足等。模拟实践结束后,译者对同传模拟时间录音进行回听,找出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策略。实践报告
名义出资人与实际出资人的问题已经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公司法司法解释(三)》1对于实际出资人显名化的程序已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这样一类纠纷,出资人既不是纯粹的名义出资人,又因为公司的原因未能办理工商登记,目前这类纠纷逐渐增多。那么,应当如何对未登记出资人进行界定?未登记出资人能否取得股东资格?未登记出资人股东资格的确认标准是什么?未登记出资人在确认股东资格的过程中存
科技加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各方面急需要高效的信息处理手段,这就需要交叉学科中各学科的相关研究足够深入且平衡发展。在计算机处理判断英语文本信息的情感倾向方面成果颇丰且技术日益趋于成熟,汉语近十来年的研究成果也是突飞猛进,技术方面也在日趋完善。但维吾尔语的相关研究却比较薄弱。现如今社会舆情分析、国家安全信息审核十分需要此方面的研究成果,维吾尔语情感词的获取并创建情感词典是识别文本情感倾向性的基础,可为网
近些年来,国际以及国内对于工程招标项目的热度都在不断增加。中标之后双方必定会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拟定相关的合同或协议,所以工程招标合同的翻译显得也越来越重要。不同于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工程招标合同的翻译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因此。为了工程招标合同的高质量的翻译以及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研究《阿拉木图市LED灯系统的供应安装合同》的翻译是十分有必要的。文本分析模式是德国功能学派第二代代表人物克里斯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