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著名犹太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Saul Bellow)的小说《赫索格》(Herzog)出版后成为当时的畅销书,创造了高级知识分子出版畅销小说的奇迹,受到了各种文化层次读者的一致好评。它幽默的笔调、自嘲的口吻、绵延的思想、繁杂的情节、国际性身份的人物与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使得它让人不忍释卷。而在这之外,它又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初至60年代美国犹太人的现实生活,特别表现了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在美国文化社会的奋斗历程,揭示了夹在历史与现实、边缘与主流、物质与精神的矛盾之间的痛苦。芝加哥新闻日报评论说:“如果有哪部小说暴露了一个人的灵魂,那就是赫索格。”它以第三人称讲述了大学历史教授赫索格第二次离婚后的精神创伤与他努力调整自我以求恢复平衡的艰难过程。小说最大的特点是自始至终弥漫着赫索格放射性的思考的痕迹,人物、事件不仅出现在他真实的五天的生活中更是穿插在他无尽的回忆中。而在他生活与回忆中占据主要地位的、让他无法不失去平衡的一个人物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迈德琳。小说叙述者讲述的五天故事中的迈德琳与中心人物赫索格回忆中的迈德琳都因作者浓浓的男权意识而被扭曲,被物化。本文将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进行抗拒性阅读,对迈德琳的形象进行分析,通过将物化的形象与真实的人物形象相比较,从中发掘女性人物背后那只无形的男性霸权的手,还原一个不仅有天使的美貌更有着独立精神与人格美丽的犹太知识女性的真实面貌,从而突破男性作者对女性读者的精神误导,提供女性自己的阅读视角,挖掘女性人物真正的生活与思想,壮大女性主义文学与女性主义运动的阵营。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言。本章简要介绍作者的家庭背景、生平、文学生涯,小说《赫索格》的背景、写作特点和地位以及研究现状。第二章:小说《赫索格》中迈德琳的形象分析。主要根据小说叙述分析叙述者及中心人物眼中的迈德琳的形象对比于女性阅读中建构的迈德琳的形象,从中显出两者的迥异。第三章:造成形象扭曲的原因。本章依靠美国60年代的社会文化背景,运用女性主义运动的指导理论,结合国内外对女性身份的定位与研究,综合各种造成迈德琳形象被扭曲的社会文化原因。第四章:迈德琳形象的典型意义。本章重点论述重建迈德琳形象的意义:女性正以积极的姿态冲破男性的期待,打破男性话语的霸权,取得表现真实自我的权利,追寻真正精神的自由,为两性真正的平等、和谐探索道路。。第五章:小结。本章总结论文的主旨:本文为女性辩护,为女性重新命名,重新构建男性作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