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外空立法实践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度与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且空间发展实力和发展速度相似。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政治的缘故,印度一直将中国视为强劲的敌人和竞争对手,对中国时刻保持着警惕和关注。尤其是印度2019年先后成功进行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军事演习,对中国形成极大的威胁。且在国际政治方面,印度参与了美国构建的印太战略,对中国进行防御。而外层空间越来越成为各国争夺的资源和前沿阵地。中国面对印度实施的种种威慑行为,应该加以重视,提高国内对印度外空活动和外空法律制度的关注度,并对印度空间活动的新发展保持警惕。以便在未来与印度发生空间争端时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另一方面,印度与中国的基本国情存在相似之处,通过将两国进行比较,有利于发现我国在外空法律实践不足之处,并加以完善。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外空活动受到《外空公约》和其他相关国际条约的规制,国家的外空活动也应该符合国际法的规定,国家应该履行国际法规定的义务。本文在第一部分介绍两国外空活动的基本情况,首先分析了作为外空宪章的《外空公约》在两国的适用。通过分析发现两国宪法对于这一问题都未做出规定,在履行外空国际义务方面都是将国际公约的进行适用。接下来详细介绍了两国国内航天立法,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在航天活动法律体系方面,两国都尚未建立航天活动法律体系;在法律规范的完善性方面,两国航天活动立法位阶较低,法律规范在很多领域存在空白之处;在立法主体方面,中国立法主体和立法权限不明确,而印度是通过议会立法对航天活动进行规制。因此,对于我国的启示主要在于我国应该形成统一的航天法律体系,明确立法的主体和权限,填补航天活动的立法空白,尤其是商业航天活动领域的空白。航天活动的管理体制也是航天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航天活动管理的多头领导和分散管理相比,印度航天活动的管理具有航天决策的定位高,管理机构的协调性和延续性强的特点。因此我国应该提高航天决策的集权化,协调机构之间的关系,同时对航天活动的管理机构进行立法上的规定。鉴于目前国内航天活动法律实践主要集中在卫星的发射,遥感数据的处理和空间碎片的减缓三个方面,本文接下来主要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在最后一部分从总体上对中国提出建议。在卫星发射这一法律实践方面,涉及的第一个问题是国际法对卫星轨道资源的分配和所有权的规定及中印两国的立场。根据国际法的规定卫星轨道资源可以由各国自由探索和利用,但是各国不得将其据为己有。中印两国国内法均规定卫星频率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是这一规定并不能视为国家在主张卫星轨道资源的所有权,也不意味着这种规定与国际法的规定相违背。接下来分析了两国国内法对卫星发射的许可、登记、责任和保险制度的规定。发现两国都对卫星发射实施许可制度,但是相关规定的出台都较早,内容过于简单,已不能适应当前卫星发射发展的需求,因此应该加以修改。根据《登记公约》的规定,发射国应该履行登记义务,中国制定了国内法对卫星发射的登记做出了规定,印度没有制定法律或政策规定,但是在实践中也形成了登记制度。根据《责任公约》的规定,国家应对卫星发射造成的损害承担国家责任,两国在国内法中都未对这一问题做出规定,而是通过与他国签订双边或多边协定对这一问题进行约定。两国对于卫星发射的保险也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在卫星发射的责任和保险制度方面都存在缺失,中国应该加快卫星发射的法律规范的立法进程,对发射的许可、责任和保险制度进行规制,鼓励卫星商业发射的发展,促进我国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发展。在遥感数据的处理这一法律实践方面,国际法上的《遥感原则》只是对这一问题做出原则性的规定,并未涉及遥感数据的获取、分发、转让等问题,而是由各国国内法加以规定。通过对两国在遥感数据的分类和分级、获取、分发和出口、商业化运用和保护方面进行比较发现。两国遥感数据都坚持国家安全利益优先的原则,在遥感数据的商业运用方面都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两国在这一领域都存在数据使用许可缺乏实体和程序性规定,数据保护的立法缺失的问题。不同之处在于中国遥感数据的公开标准是空间分辨率不优于0.5米的初级产品,而印度公开的遥感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1米。对中国的启示是中国应该加快遥感数据立法,加强实体和程序规定的规制,还应该积极推动遥感数据的商业化发展。在空间碎片的减缓这一法律实践方面,国际法上主要是《IADC指南》和《外空委指南》进行规制,这两个文件并没有成为对所有国家有约束力的文件。中印两国是IADC和外空委成员国,因此应该履行其规定的义务。但是两国对于空间碎片的减缓问题并没有形成完善的立法,中国在2009年印发了《空间碎片减缓暂行办法》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较为原则的规定,从2015年开始修订《空间碎片减缓与防护管理办法》,目前仍在修订中;而印度在空间碎片减缓领域尚未颁布法律文件进行规定,主要是印度的空间活动的管理机构进行空间碎片的减缓工作,但是印度2017年起草的《外空活动草案》对空间碎片问题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两国在这一领域的规定都不完善,印度在空间碎片法律实践方面与国际机构的交流频繁。中国应该将责任和赔偿纳入我国空间碎片的法律规定之中,同时应该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在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从全局出发分析两国空间活动法律实践的对比对中国的启示。从我国自身空间法律体系来看,应该加快航天活动基本法的制定,完善我国在航天发射、遥感和空间碎片等相关领域的法律规定。逐渐形成以航天法为引导,以航天活动各个领域部门规章政策法规为内容的我国的航天活动法律体系,以促进我国航天活动的发展。从印度空间商业化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和目前空间商业化发展的国际趋势来看,我国也应该注重空间商业化的发展,制定法律鼓励和规范空间商业化的发展。从外部来看,印度通过印美关系实现对中国的“软制衡”。中国目前面对的主要形势是印度与美国在太空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印度的空间实力不断增强与中国在外空领域的竞争加剧,同时印度在2019年开展了反卫星试验和太空军事演习。中国应该对印度的空间的活动保持时刻关注,认识到印度对中国在各个领域施加的威胁,加以防备实现我国的空间安全和国家安全利益。
其他文献
注册资本是公司发展的物质保障,兼备经营基础与对外担保等多重功能,在我国现行资本制度框架下,注册资本等同于股东认缴出资的总和,股东的出资构成公司运营之根本。然而,出于激发企业活力的目的,新《公司法》排除了对股东出资事项的强制性干预,将出资数额、出资期限完全交由股东意思自治,在我国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集于股东一体的背景下,本应由公司自治的资本事项转变为股东自治,加之股东个人逐利倾向的显露,导致本就不平衡
我国农村宅基地的建房原则是一户一宅,其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农村村民一户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的标准。”而在现实中,农村居民一户拥有多处宅基地的现象已相当普遍,这主要是上个世纪有关我国农村土地的相关制度不规范与执法不严造成的,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近些年来,中央对农村“一户多宅”现象高度重视,开
伴随着中国家电行业的发展进入成熟期以及“中国智造2025”目标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家电企业开始进行并购以促进企业升级转型,甚至出现了很多跨境并购。而伴随着并购市场的活跃,并购实务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并购战略的制定问题,由于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并购所需资金规模日益庞大,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并购战略是企业能否顺利完成并购活动的关键条件。同时,近年来并购方式开始逐渐多元化,在现金并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而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在微观层面主要表现为信贷风险。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经历了飞速发展,2009年至今我国汽车产量蝉联世界第一,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新车市场;但另一方面,为其助力的汽车金融行业却只有短短20年的发展历史,相比于发达国家超过70%的汽车金融渗透率,我国的汽车金融渗透率仅有40%,还存在较大差
在我国,行政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型诉讼模式,是伴随着新一轮司法改革逐渐兴起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2017年6月27日,我国通过修改《行政诉讼法》正式确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制度。但是,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因发展时间尚短,仍存在一些缺陷,目前学界主要关注的是检察机关的线索来源、原告资格和角色定位以及举证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对于检察机关提出的行政公益诉讼请求
本文利用随机分析的知识,It(?)公式,Khasminskii稳定性理论,研究了两类随机SIR传染病模型的阈值动力学.全文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要叙述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并简述了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简要介绍了相关预备知识.第三章研究了一类随机SIR传染病模型的阈值动力学.在适当条件下分别研究了模型的全局正解的存在唯一性、平稳分布的存在性以及疾病的灭绝性.主要研究手段是通过构造Lyapunov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各项经济制度逐步完善。上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设立,我国资本市场逐渐步入正轨。我国证券市场成立之初,实行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导致持有非流通的大股东与持有流通股的中小股东利益冲突问题严重。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我国证券市场迎来了全面流通时代,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利益冲突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的事件仍多有发生。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成熟
破产债权确认是由管理人先对已申报债权(或无需申报债权)进行调查与初步确认,再由法院最终确认相应债权能否参与破产分配的制度。债权确认的结果不仅关系着债权人的破产财产分配权、债权人对后续破产程序的参与权,还可能关系到破产程序中其他人的利益。因而,债权确认过程成为了破产程序中异议的高发地带。相关主体在破产债权确认中的异议权,亦即对权力主体确认债权情况提出不同意见的权利,理应被给予特殊的关注。然而,在我国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客观要求政府部门在转变职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降低运行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因此,政府绩效评价成为政府管理面临的重大问题。然而,我国政府部门绩效评价的理论、方法及其应用都还处在实践探索中,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在总结绩效评价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Y市旅游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案例研究,提出Y市旅游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优化方案并验证其在绩效评价结果质量提升方面
医疗纠纷通过诉讼、行政调解等法律规定的正式解决机制,经常难以有效化解。文章认为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应当依照社会治理理念、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以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医疗纠纷治理的制度渠道为重心。当前医生收入与医疗绩效挂钩,在医疗活动中医方为了增加自身绩效,常做出诱导患方进行高消费的逐利性行为,医生的逐利性诱导是医疗纠纷的成因之一,而医方可以辩称是为了保证医疗效果采取的必要行为,从而规避法律责任,此类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