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以其深邃的主题,象征的艺术手法及浓厚的宗教色彩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小说《红字》在国内的译介历史长,译本多,对其译本的翻译研究也是层出不穷。众所周知,翻译活动中,译者和文本都是历史的存在。译者受到不同时代背景下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必然会对原文做出“历史性”的阐释,在翻译策略、翻译风格及达到的翻译效果上也会呈现出较大的差别。
本文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核心的现代阐释学为理论基础,运用“理解的历史性”、“偏见”及“视域融合”等基本观点,通过对比分析和代表性的个案研究,论述不同译者对《红字》中宗教语篇的不同阐释,其中涵盖对圣经典故、象征以及宗教语义等用法的翻译。通过对案例分析的初步总结,旨在探讨译者采用不同翻译策略的原因以及各个译文达到的不同效果。
最后,综合以上的论述和分析,本文试图揭示这样一个原则,即译者主体性作为一个历史性的存在,在文学翻译活动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对原文的阐释要有一定的限度和范围,译者过多或过少的阐释会对原作进行不同程度的文化过滤,导致误译现象和对作者原意的偏离。只有充分平衡译者的主体性和阐释的限度,译文才能更加客观真实的再现原作的语意内涵和文字风格。